子冶石瓢和景舟石瓢的差別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是一種形象比較高的盛器,口大有蓋,旁邊兒有柄,用含沙很多的土或金屬制成,煎藥或燒水用。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一段時間提起,顧援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從這個時候起改稱“石瓢”。石瓢以智欲其剛,行欲其方,剛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蘊精氣精神韻味於一身。

瞿應紹(1780-1850)字子冶,一字陛春。號月壺,又號瞿甫,又自署老冶,室名敏秀堂。上海名士,清代道光間貢生,官玉環同知。善詩文,精畫竹,濃淡疏密,錯落有致;又擅刻印 ,好收藏古器物,能鑒別金石文字。曾設計製作紫砂茗壺,他在壺上作書繪畫,別具風格,為世人所重,人稱“瞿壺”。他和陳曼生一樣,對制壺藝術都作出十分重要的貢獻。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石瓢壺為最經典器形,主要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與漢棠石瓢。石瓢總體特徵呈現三角結構,石瓢壺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身筒三角結構的處理,以及壺底曲線的轉折過度上。

一,壺身對比
A,壺身是較為明確硬朗的三角形形體,底部和腹部線條比較平滑,壺口較小,比較秀氣,亭亭玉立;B,線條比較飽滿,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連成較為圓滑的圓錐體,壺口較大,降低了總體重心,產生一種橫向感覺。
共同點:三角形要運用得當,恰到好處,感覺剛中有柔,和順有勁。所有的部件都將圍繞這個三角形形體展開。
二,壺把對比
壺把的安裝,A的把形是較為明確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較張揚;B的把形三角形比較弱化,相對粗大一點,但也不失力度。
共同點:壺把要與嘴對稱,把內外都是和順流利的三角形線條,把頭與壺體結合與嘴相同,自然流暢。(把手的橫斷面外圓內平似圓頭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適。

顧景舟後期作品小石瓢壺/平蓋石瓢(可看作是子冶石瓢的變形)

⇑顧景舟平蓋石瓢

 

⇑顧景舟百變石瓢

 

⇑曼生石瓢 傳統“子冶石瓢”

 

⇑傳統“子冶石瓢”

 


⇑傳統“子冶石瓢” 身桶底部轉折的線條變化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