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僻相?難說話?還原壺藝泰斗顧景舟65年藝術生涯

摶埴方圓 雪泥留痕

——記一代宗師顧景舟

五十余載競摶埴,卻憶年華已古稀。
魯陽奮戈猶未晚,願留指爪踏雪泥。

顧景舟於1984年七十歲生日那天寫下了這首自勉詩,寄托他對紫砂藝術的執著情感和歷史使命感。從他17歲開始進入紫砂行業到82歲仙逝,六十餘年的摶埴藝術生涯,印證了他的誓願,他做到了蘇東坡所說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他的一生,在中國陶瓷藝術領域里留下了濃重而美好的印記,踏出了深深的足跡。

jinjo001

1988年在北京參加藝代會時在天安門城樓

一、自號曼晞、立志紫砂

1915年農歷九月初十,顧景舟(原名景洲)誕生于江蘇宜興一個江南小村莊上袁村(現稱紫砂村)。這裡緊鄰太湖,南枕青龍山和黃龍山兩座紫砂的原料礦山,有悠久的紫砂藝術的歷史。自明代正德年以來,村中家家都是且耕且陶,是紫砂之村,出過陳鳴遠、邵大亨、黃玉麟等紫砂藝壇數一數二的大家。但顧家沒有打算讓顧景舟以“做坯”為生,而是希望他能讀書進身。顧景舟6歲就被送進了東坡書院(後更名為第六高等小學堂)讀書,校長呂梅笙是一個有學問的開明紳士。顧景舟天資聰穎,深得校長喜愛。東坡小學畢業後,他隨校長學習古文三年。這是一段學習的好時光,令晚年的顧景舟十分懷念。但是隨著家境的日漸困頓,17歲的顧景舟只得中輟學業,面臨人生道路的新選擇。

jinjo002
顧景舟選擇了紫砂,這是祖母邵氏家族歷代從事的職業。他學藝是下了決心的。他學藝不久,就在自號墨緣堂的小書房裡刻了“墨緣齋景堂製”、“墨緣齋製”及“武陵逸人”等幾方印章,蓋在自己製作的壺上。此舉表明了他與讀書進身之道的訣別,從此涉足紫砂,但他也立下了高遠的志向,要做一個有文化的紫砂藝人。

jinjo003

顧景舟在家從祖母學藝兩年,有心於紫砂而悟性又極高的他,出手當然不凡。兩年後,他已在行業內展露頭角,一把茶壺可以售得十幾擔大米。20歲就成名的顧景舟已從輟學的痛苦中走出來,看到了人生新的目標和希望。他自號曼晞,在壺上用了“曼晞陶藝”的印章。曼晞意即曼妙的曙光,表明他對從事紫砂藝術的自信和抱負。這份抱負也來自他對紫砂藝術的深入了解,他心中已有了參照的標桿,那就是同村前輩藝人邵大亨和黃玉麟。邵大亨秉性耿直,不畏強暴,做壺每器必精,藝境卓絕,清人高熙有詩文激賞。他們成為顧景舟終身推崇的大家。在顧景舟的一生中,他無數次用小楷抄寫大亨和玉麟傳記以激勵自己,也送給弟子學生以勵志。
成名的顧景舟眼高手也高。象邵大亨一樣,他也是每器必精,不完美就堅決不出手,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別的藝人望塵莫及的獨特氣質。洋桶壺是市井人人都用的紫砂壺造型,由他作來,卻成為案頭雅物,神形俱足。上海的古董商郎玉書看中了他,請他和一些早就成名的紫砂藝人一起到上海郎氏藝苑工作,從事仿古。1936年他來到上海,仿製古代紫砂名作,其中就有明代時大彬、清代陳鳴遠、邵大亨等人的作品。在臨摹和仿製中,他的技藝突飛猛進,光素之圓形、方形以及各種自然形的花貨類,他都有涉及。對於砂壺各家流派風格以及印款和陶刻,他的鑒賞眼力也有很大提高。當時他所仿製的作品,水平有的已經超過了原作,其中一些後來還輾轉流入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直到幾十年後他為故宮博物院作鑒定藏品時才又與自己的作品重逢。

jinjo004

二、文化工藝、融於性情

顧景舟在生活和藝術中都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成名早,一生又好學不倦,心氣極高,一般不輕易與人交往,藝術上、生活上他都追求完美,近乎挑剔,因此在世人眼裡他被看做“怪僻相”、“難說話”。其實,顧景舟是沉溺於自己完整的世界中。

jinjo005

生活上,他衣著簡樸乾凈,飲食清淡有節制,多一口也不行。因為買不到合意的生活用具,他就自己動手做。家中的竹筷、洗頭竹篦、銅勺、鍋鏟甚至碗櫃,都是他親手製作,與他那些可挑滿一擔的作壺工具一樣,件件精美又合用;藝術上,他與心儀的古人神交,與令人尊敬的書畫文化人交往。三四十年代他來往於上海與宜興時,與畫家吳湖帆、江寒汀等交往,他們的書畫銘刻於他的壺上,珠聯璧合,獨具江南神韻。他與來楚生、謝稚柳、唐雲等也有往來。來楚生為他治的印,他一直使用。他自己也仿文彭、鄧石如印刻下“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閑為我福”等閑章。做壺以寄性情,這在紫砂業也是很獨特的。

jinjo006

69歲的顧景舟在上海陪伴妻子治療癌癥時,他讓女弟子周桂珍帶來泥料和一些工具,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創作了鷓鴣提梁壺,在壺底刻下了“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賴)中摶作數壺,以紀命途坎坷也”,也記下了他的感傷與無奈。這把壺神似飛鳥,取名鷓鴣,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詞意:“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一切的性情和情感都融入了壺中。

jinjo007

在做壺與做人上,他都及其頂真,生前身後贏得一代宗師的美譽。自1955年建立紫砂工藝社(即後來的紫砂工藝廠)至1982年,他在紫砂研究所講授工藝和造型法則,共二十講,把自己多年的心得教給了年輕一代。上世紀80年代,他帶著技術人員複製歷史名作,仿鼓壺、矮僧帽壺、井欄壺、漢鐸壺等,從尺寸到配製工具,他都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給學生,使紫砂傳統造型和技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jinjo008

他的頂真,筆者也曾親眼見識過。1992年,年近八十的顧景舟製作高雙圈壺,筆者親眼看他一個上午拍打壺身三個,一氣呵成,而壺的嘴和把,卻做了將近三個月,直到泥坯壺送到香港,劉海粟老寫下“夙彗”二字,另一面畫上青松,再拿回宜興由他自己親手刻。當時他因為肺氣腫,吹不動刻下的泥屑,要筆者在邊上幫著吹。在這種情況下他都不肯敷衍了事。

顧景舟做人有傲骨而不傲氣。1988年他被授予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卻從不以大師派頭自居。1993年訪問臺灣,他受到了空前熱烈的歡迎。記者曾問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茶壺所受到如此崇拜?他用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做了回答,認為壺的好壞要放在客觀和歷史上來看待。這是坦誠,也是自我告誡。

jinjo009

顧景舟的生活和藝術處處融入了他的個性,充滿著工藝和文化的思想。高莊教授這樣評價他:“是一生一世見過的有文化的工藝人。”

三、仿創變化、形完神足

顧景舟將自己的紫砂藝術生涯總結為少年仿、中年創、晚年變的三步曲。

少年仿、早年他從仿製歷史名作入手,奠定了高起點的技藝基礎。為探究紫砂工藝發展的歷史和文化脈絡,他專注于紫砂技藝的研究,抄寫明清陶瓷著作《陽羨茗壺系》、《陽羨名陶錄》。在眾多的藝術流派中,顧景舟注重仿製時大彬、陳鳴遠、邵大亨。他根據自己的工藝實踐經驗,結合文獻材料,總結研究出明代時大彬改革紫砂工藝,使紫砂走向精雅的成就,厘清了紫砂工藝發展的歷史頭緒。他特別鐘愛邵大亨的古樸與端莊,“自習藝開始,以之為畢生孜孜于斯道的技藝上的楷模,揣摩端倪,悟其真諦,遂以奠定基礎。”他仿大亨的仿古壺就深得神韻。他最為推崇大亨壺“質樸典雅的大度氣質,形式上的完整,功能上的適用,又表現出技巧的深刻”。(《紫砂陶史概論》)在顧景舟其它砂壺中同樣貫穿著大亨壺的這種精神。

jinjo010

中年創、50年代中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莊教授來到紫砂廠。他是有手藝的教授,顧景舟是有文化的手藝人,兩人惺惺相惜,結為莫逆,提璧壺就是兩人合作設計的。顧景舟在高莊教授的設計基礎上,反復琢磨,打了小樣帶回家中修改,歷時三個月,終於完成了提璧茶具的從紙面到立體的設計製作。提璧壺充分運用紫砂材料的質感美和拍片成型的工藝方法的魅力,結構嚴謹,線面明快簡潔,剛柔并濟,工藝周正,營造了氣韻素雅深沉的中國氣質。1979年鄧穎超訪日時將這套茶具做為國禮送給日本首相;1992年郵電部發行紫砂郵票,四枚中只有提璧壺是現代作品。顧景舟曾多次做過此壺,每次都有新感覺,有人稱此為煉劍,不斷冶煉才能得到名劍。雪華壺也是他中年時期的創作,大小比例合度的六方形塊面分層次組合壘壓,突出六方橫直線條的魅力,造型上疏密張弛,皆有章法,技藝精到,器型完美。

晚年變、晚年的顧景舟,總結出壺藝創新要有形、神、氣三要點,同時強調“如果沒有輪廓、線條、體積、比例的學問,沒有基本功扎實而又靈巧的雙手”,要抒發情感,“再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他一再重申工藝技術基礎的重要。

jinjo011

顧景舟的一生,早年遭遇天花,晚年失侶,這些困難卻從未讓他離開過熱愛的紫砂藝術。他在晚年作此樂提梁壺,“不圓而圓,不方而方,智欲其圓,行欲其方。剛柔並濟,允克用藏。”他將此銘刻於壺上,是一種對於中國傳統造型精神的總結。他晚年在紫砂藝術領域的成就,已得出神入化的造型之法和工藝之法,此中有樂,可怡天年。

1996年6月3日,一代宗師顧景舟病逝。

高英姿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紫砂生香,以壶会友欢迎添加平台主编微信进行交流,还有名家精品好壶分享。主编微信:18601592007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