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燒成的變遷-徐秀棠

宜興紫砂燒成的變遷 – 徐秀棠

凡我們所見到的紫砂茶壺,不論是好的差的、新的老的,它都要通過一個完整的生產工藝過程才能完成,即原料、製作及燒成這三個主要環節。燒造茗壺的窯爐、窯具、燃料的沿革,對全面認識研究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特別是對紫砂歷史作品的認定研究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紫砂壺一開始是偶有所作,故只能附於陶缸、甕等釉陶一起燒成的,我們所見早期紫砂器的表面多會帶有釉淚痕,如無錫文管會的“大彬如意壺”(燒成圖1),南京市文管會的 “吳經提梁壺” (燒成圖2)可作鑒證。2006年南京博物院與宜興文化局在蜀山西、北麓多座紫砂窯原窯址作了考古發掘,在明代斷層中也見到了紫砂窯裡兼燒少量小件之釉陶產品的殘片(詳情待發掘報告的正式發表)。根據發掘可以證實其中“品勝窯”自明代中期開始燒造直至1959年春停燒後自毀。

燒成圖1

燒成圖2

下面對“品勝窯”的燒造作些解剖:

龍窯外觀形狀(燒成圖3~6)及結構示意(燒成圖7~8)品勝窯臥於蜀山西麓長70米,窯身內徑高2.6米低處2米,寬2.2米。窯背拱高0.60米,(其它紫砂窯也有40米、30米的,也有用黃石壘起高坡的)(如上袁村的紫砂窯)下面稱“窯爐頭”,最上面出煙處稱“窯稍頭”,有“窯身”、“窯肩”、“窯背”,窯背上有鱗眼洞(投柴料的孔)。整個窯有四個“窯戶口”(進入窯身內裝、開窯的門戶),分為13“股”半,每“股”為四“甲”,計58“甲”,即58對鱗眼,每甲豎裝六“臼”掇罐(匣缽),;每“臼”高度平均為12只左右,計72只“一甲”,(掇罐圓徑為55公分,高度按茶壺高度定幾種尺寸裝瓶的叫“高頭”,裝水平茶壺的叫“匹只”,如蒸籠狀)。(燒成圖9~12)是把茶壺套在掇罐裡、掇罐疊起來裝在龍窯裡。整個窯裝滿要近3000只掇罐,若以平均每只掇罐套裝9把茶壺計算燒一窯要26000多件大小各類的茶壺,以往絕大多數是農村使用或茶店使用的一般性大路貨。高檔壺比例極小。

燒成圖3~6

燒成圖7~8

燒成圖9~12

凡紫砂窯均以茅柴作燃料(無茅柴時偶以麥桿代用),絕非松枝燒造。(現在很多書籍把釉陶窯誤為紫砂窯)

品勝窯的燒成溫度現在約估計當時應為1180℃左右,溫差較大。燒成時間:“煝爐頭”,以松樹椿頭燒,一整夜12小時,一般天亮時開始上窯背開第一第二對鱗眼洞同時四只眼燒(原先凡鱗眼全封閉著),為加強火力也會用松樹燒,第三第四對也是同時燒,燒到窯裡發紅才開始交叉著四只眼燒茅柴向上輪燒,大約到第十對鱗眼時可以一對鱗眼投柴燒,再由下往上一對一對鱗眼轉換。(凡燒過後仍舊封上)正常的話到第二天中午可燒到窯稍頭(下面燒的時間相對長,上面燒的時間相對短)稱“落山”了即熄火,前後計30多個小時。一年中是8月裡為最佳燒窯期,因天好柴也好坯也好。燒成時溫度的掌握,全憑看火“大師傅”的經驗,因為一年四季的季節,白天到夜裡,天氣的陰晴,風、雨、雪對窯中火光多有變故,非多年經驗不能掌握,燒窯工需與看火師傅密切配合,使各部位的溫度均能夠到位。成敗全在此舉,是最關鍵的一關。

據了解凡紫砂窯多沒有建窯棚遮雨,燒窯時若碰上大的陣雨就非常麻煩,有時只能熄火,等天氣好了重燒,這樣肯定影響產品的質量又增加了燃料的成本。露背窯只在裡面裝有掇罐時,窯背上才蓋上“蘆菲”。(蘆葦制成的2.73米的遮雨蓬片,船上也有應用。)直到1956年冬天“品勝窯”才造了窯棚。

燒成作業的過程:

窯裡裝的掇罐,是把二只坯掇罐裝在每“臼”窯的最上面,把將要淘汰的放在最下面,叫“當腳”,可以在邊上作些支撐,這樣一邊淘汰一邊補充。

窯裡燒過出來的掇罐要重新拼合叫“削掇罐”,開裂的掇罐用竹篾箍好、扎好,縫道裡以紫砂泥補好,用收縮很小的“白土”糊好,不能存一點點透漏,否則燒成時火透進去裡面裝的茶壺就惹火變色成次品(現在的理念成窯變)。削好的掇罐裡裝坯件,要盡量裝滿,節省“窯清費”。故茶壺裡面多套進玩偶小雕塑,邊上空隙處裝上硯臺小盤子。以上工序是在廠房裡完成,裝窯師傅是最高技術師傅,依1956年計工資,裝窯師傅每工18元,挑窯擔每工2.8元,套坯每工2.2元,小工每工1.5元。(每工多有標準的工作量定額)在有25度斜面(窯底)把一個個並不太規正的掇罐疊起來很有本領,2.6米高,要站在高低腳專用凳上舉上去。因燒成1180度時,稍有傾斜就會倒掉,非但本身還會傷及兩旁。窯裝好後,掇罐上下之間有縫還要塗沙,即上下每只盒缽間都要用黃沙塗好封閉。燒成後開窯時用竹篾箍把開裂的掇罐箍好搬下挑到廠房把裡面把茶壺等拿出來,理劃等級後到店裡出售,掇罐等待削理。

整條窯燒成最佳的部位在4“戶口”向上的18甲窯(即最最上面高處的一段,直接燒的時間很短),它的溫度是靠下面燒成時供給的,是間接的溫度,正品率特高,一般是由最有實力的窯戶包下來燒的。(紫砂窯很少由一個窯戶包燒一窯,窯座是私人所有,燒窯時大、小窯戶拼起來燒,實力大的多裝幾甲,小窯戶也有2人拼裝一“甲”窯的。費用交窯座主,由他采辦柴草及用工。中段還是較好的,下段相對差了好多,要靠天好、柴好、各道工序操作好,才會有正品,下面“爐頭”向上的八甲窯基本是次品,“窯清”(所付燒窯費)也要便宜得多。

下面說說中段窯每一甲裡(實際上為一個單元)燒成優劣的情況(燒成圖10):二個鱗眼中間為一甲,一甲分上下2排,每平排3“臼” 掇罐計6幢 ,因一對鱗眼管燒2排故6“臼”多有名稱:上一排中間““臼”名明堵,這“臼”最好,二旁叫“起皮”第二好,下面一排中間叫“暗堵”第三好,二旁“滿火”是直接接受柴燒的主要部位,次品為主,再以豎裡論好壞見圖。所以只有大窯戶占有優利窯段才會有條件燒高檔紫砂壺,燒時要特別的小心,並不是現在一般想像的龍窯裡就燒出了高檔紫砂壺。

燒成圖10

1955年自從成立合作社起還是沿用“品勝窯”燒成,1957年紫砂廠由此窯附近蜀山南街搬到河西現紫砂廠址,但龍窯沒有停燒。1959年上半年大躍進後,山區茅柴沒有,引來“工業抗旱”,工人上山去砍茅柴,另外原合新廠(生產釉罐頭的廠)合拼在紫砂廠也轉做紫砂成型坯體集中在罐頭窯“外西窯”的附近,故廠裡決定停燒“品勝窯”改“外西窯”燒紫砂。到1960年沒有茅柴改用細煤粉以鼓風機吹進去燃燒,當時的正品率只有29.33%。口號說“千年龍窯胃口改,昔日茅柴今日煤。”另一方面自蜀山陶業社紫砂工坊搬到蠡河之西現紫砂廠址。1958年大躍進後工場人多了,1959開始造了倒焰方窯60立方米用煤燒紫砂,此方窯四方有角,溫度不同影響質量,1961年又造了一座100立方米的圓形倒焰窯、二窯多在露天。1962年下半年才蓋上了窯棚,到1963年年底因龍窯燒煤成品率極低,“外西窯”燒紫砂就全面停下來,紫砂坯體全在新工場在二頂窯裡燒成。

(還需在這裡記一筆,1958年冬天曾建立了一座20米長的隧道窯為大躍進的產物,只是冒了煙,開了慶功會拍了照登了報就此結束了。)

1964年下半年拆了60立方米的方窯重建了100立方米的新圓窯,一月可各燒5窯以上月燒達11窯次,所裝產品需紫砂廠三、四百成型工人及二倍的農民加工(58年下放的紫砂徒工)製坯才能供給上。

到1974年1月1日紫砂廠內隧道窯正式投產(年前12月16日開始點的火),此窯長54.4米,進窯由低溫逐漸升溫,到中間最高標準溫度,保溫後又逐漸降溫,中間燒成帶四對八只燃燒爐,用煤燒成,坯裝在掇罐裡,掇罐裝在窯車上在軌道上行運,窯車面積寬1.08米,長1.36米,可裝高度1.26米。窯裡計四十輛窯車,冷卻帶16輛窯車,餘熱帶16輛,燃燒帶8輛,一面進一面出窯,每隔半小時進一窯車,每天可燒48車,由進窯到出窯大約需要24個小時,但燒成是人工加煤,如有不負責任或煤的好壞也會影響燒成質量,到1977年開始用重油燒成並是用儀表,質量大有提高,燒窯工人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到2004年此窯全部拆除,(燒成圖14、15)被更先進的推板窯,(燒成圖16、17)多空窯代替了。

燒成圖14、15

燒成圖16、17

現在高檔的紫砂壺大多使用梭式窯(燒成圖18)燃料為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和電窯,(燒成圖19、20)成品率更高了。

燒成圖18

燒成圖19、20

正宗紫砂泥做的茶壺燒成後的表面會有小的黑色溶出點(俗稱鐵質)(燒成圖21-23)及在反光下見到小銀星點(長期使用即退去)這兩個特點。由於80年代紫砂愛好者的誤解以為是次點,故生產方必須設法解決這一“毛病”,並一直延續到現今。

燒成圖21-23

實際上好的夾泥即為差的紫砂泥,它骨力好,耐高溫(紫砂窯裡的高溫)故做大件做花盆多用之,缺點只是顏色偏淡,沒水色,故多在成型後表面加上化妝土,歷史以來一直延用到現今。

歷史上燒成一件色澤理想的茶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絕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我所知道的“理劃”正品不到70%,要知道越是高檔的茶壺就是在最好的窯位燒成,還會出現過高、過低的毛病。

1968年開始紫砂廠獨家加工紫砂泥,是大批料生產加工泥料,也分高、中、低及色彩上加氧化錳使紫砂顏色變深一點,故這一段時間生產的產品泥料色彩上相對比較批量性,除研究室用特選的特製泥生產以外,高、中、低三個檔次的泥多有一個加拼氧化錳的品種,統稱拼料泥。但在用倒焰窯燒成時,由于溫度不易掌握,在燒了隧道窯以後色澤才相對穩定了。往後用液化氣燒成的推板窯、梭式窯就更有把握了。

—-徐秀棠撰文于2007年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