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忽悠,紫砂无官窑一说

有壶友问谨言,官窑的紫砂壶是不是泥料、做工特别好。

错!紫砂壶从来无官窑一说。

在一把紫砂壶上,我们至少可以在三个地方看到作者的签名,一是壶底,二是壶盖,三是壶把的下方。除了在“文革”那样的特殊年代,紫砂壶的制作者,从来都是要郑重其事地署名、不厌其烦地落款的。

(文革时紫砂厂所做的茶壶都是盖中国宜兴的章。不管国内销售还是出口国外都没有私章。作用类似 MADE IN CHINA 并非代表官窑,也不代表全都质优料好。)

虽然,紫砂壶在清代也成了皇家供品。但是,紫砂壶艺界从来就没有官窑这一说。因此,也没有出现过用“大清制造”、用“乾隆御制”这样的官印来取代个人落款的行规。

虽然,紫砂界存在过“合作社”、“紫砂厂”、“紫砂集团”这样的组织形式,但是,紫砂壶的创作与生产,从来都是以某个人为中心的,海内外的买家、炒家和藏家,也从来都是只认名头不认单位的。

这一现象,这一工艺美术界的例外,说明什么问题呢?它至少可以说明,紫砂壶艺界自古尊重壶艺家的个体劳动,自古重视作者意识、责任意识与品牌意识。而对于这些意识的重视,其意义是深远的。所以选购名家紫砂壶时,首要看作者。

当代紫砂壶名家作品的投资更多如同字画一般,讲究作者。首先讲究的是实力,并不是谁名气大,谁的壶就一定好,关键要靠实力。其次是造型。实力分两方面:其一是创作实力。基于传统但又高于传统的造型创作实力,就目前来看,仍然不够。其二是手头功夫的实力,即能把心中的构思变成现实的能力。

二是职称、传承。紫砂是讲传承的。投资是为了升值,有职称、有传承的自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投资收藏者的参考标的之一。

三是潜力。目前很多大师都是出生在1950年之前,这些大师几乎已经不怎么做壶了,存世的作品比较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市场对这些人的作品是比较看好的。而50、60年代的人,多是前者的徒弟,也都有希望成为大师;70后这一批很多人的基本功不错,对于泥料也很了解,很多人也已经崭露头角,甚至超出他们的父辈、师辈,但也有部分炒作、运作成分很多,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谨言微信6513642

————————————–

紫砂壶玩家交流、问题咨询可以联系谨言。

分类: 精选紫砂壶微信,标签: , ,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