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一對夫婦和紫砂壺的故事

先說高海庚 我是50年代認識顧景舟先生的,那時我在無錫工作,離宜興很近,顧先生有幾方紫砂壺上的印章,是我的老友高石農刻的,因此我們很早就認識了。1954 年我到了北京,我與顧老見面的機會就相對地少了,但我每次回家,也經常抽空去看他。 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紫砂的情況大有發展,紫砂一廠常到北京來開展覽會,顧老差不多每次都來,這樣我們見面的機會又增多了。1982 年9月,顧老又到北京來開展覽會,9月25日晚上,他特地陪同他的學生紫砂一廠的廠長高海庚來看我。他鄭重地向我介紹,說海庚是他最得意的徒弟,他的藝術和技術,都已傳給海庚了,海庚完全能繼承他的傳統且會有更大的發展。說著他讓海庚把新做的一把集玉壺拿出來送我,也對這把新作作了很高的評價。言下,顧老洋溢着對他的這位得意門生的無限深情。海庚與我的正式交往當以這一晚始,雖然以前曾多次在展覽會上見過,但都未及細敘。那天晚上,海庚帶了一架相機,是拍快片的,拍完即可顯影,我們三人一起拍了一張照,作為這次良晤的紀念,顧老在照片上親自題記說: 1982 年9月25日夜拜訪其庸先生在瓜飯樓書齋合攝此影留念。弟顧景舟、高海庚。 這是一幀十分珍貴的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照片上顧老正在與我講這把集玉壺。

mp9788233

過了一些時候,可能是第二年了,海庚又來北京,又來看我,那次談得較久,他拿出一把紅泥小方壺送我,說是他夫人周桂珍的作品。我看這把壺做得十分工細精緻,而造型線條幹凈利索落落大方,有一股渾樸的氣息和大家的風度,我當時眼睛為之一亮,真是出手不凡。我把它與海庚的集玉放在一起,真是珠聯璧合。

海庚的集玉,是集古玉器的精華。我國是一個玉器大國,史學家認為在青銅時代以前,還有一個玉器時代,這是很有道理的見解。我曾到杭州良渚文化的遺址現場調查過,在倉庫里看到大批新出土的古玉器,後來還看到了那件玉琮王。那批古玉器,不僅工藝精湛(用什麼工具至今還是一個謎),而且發出一種純凈而內蘊的幽光,令人心醉神迷。海庚的這件集玉,真是得古玉琮的神韻,而又變化創新。古玉琮是外方內圓,琮身束以多層平行的線條,或凸或凹,參互變化。集玉則是取其內圓作外部造型而用凸凹雙線平行束腰,流與把皆取平面直線並飾以夔龍紋,壺蓋則取平嵌。初看只見一道道圓線,真如玉器上的凹線,壺摘,細看是長虹吸水的一條小夔龍,並配以小圓環,在嚴整中又增加了動感。所以這件美器,真正是聚古玉之精華,只要長久使用,壺身便會發出紫玉的幽光,到那時的觀感,真就會像是一件形神兼備的古玉了。

周桂珍的紅泥小方壺,造型取圓角方柱形,把與流都用小曲線,則使整個的壺身主體增加了線條的變化,增加了動感,使這件作品於嚴謹中寓流動,於端莊中富生氣,而上端圓蓋上又飾以橋形蓋紐,形成方圓互濟。而通體壺身的線條,簡凈明快,純樸而舒暢,真可說是一件“豪華落盡見真醇”的佳作。

以上兩件作品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雖然時間已整整過了20年,可一想起當時的情景,都宛如在目前。不料海庚突然於1985 年12月12日患急病去世了,我一點也不知道,只是奇怪我寫給他的信毫無迴音。大約是1986 年春末或夏初,我回到了無錫,晚間,朋友們宴請我,非常熱烈,有人問我:明天怎麼安排?我說:明天去宜興看高廠長。他問:是哪一個高廠長?我說當然是一廠的高海庚廠長了。他馬上說:高廠長去世已經很久了,你怎麼不知道!我驟聽之下,大吃一驚,心裡非常難過,酒也不想喝了,就草草散席,回到住處,翻覆不能入睡,就寫了一首悼念海庚的詩:

哭高海庚

一春未得君消息,噩耗初聞涕滿裳。

停箸凄然不能咽,為君雙淚落深觴。

邵澤平 虛扁壺

再說周桂珍 第二天,我到了鼎山,到了海庚的家裡,見到了周桂珍。她告訴我海庚的急病,在宜興鄉下無法搶救,送到醫院已來不及了,她遭此突如其來的打擊,日坐愁城,不知如何是好。當時她擔子很重,孩子還在讀書,我也不敢把這首詩念給她聽,怕增加她的悲傷。最後,我安慰她說,眼前的困難只能靠你的雙手來解決,你有這麼高的紫砂藝術,一定能打開局面。當時的紫砂市場很亂,創作上怪異百出,名曰創新,實則獵奇。

周桂珍最早是從王寅春先生學藝,學的是傳統工藝,後來一直跟顧老學習,更是傳統中的純正者。所以她學藝的底子紮實。我主張她走傳統工藝的路子,這是一條常走常新的康庄大道。其實,按周桂珍的藝術功底和形成的審美趣味,也必然是傳統工藝的路子,何況當時顧老還健在,還天天創作,還能不斷地得到指導,正是典型猶存,因此並不需要我的提議,她自己必然是走傳統的路子的。當時我們就決定合作。說“合作”只不過是我幫她在壺上題一點字,作為裝飾而已,有時壺底也蓋上我的“瓜飯樓”的圖章。我的題字對她的壺當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關鍵是她的功力深厚,藝術審美的感覺好,素質高,領悟快而深,所以她的作品,出手不凡,一開始就是大家的風範。

從1986 年到1996 年,這10年,是周桂珍最艱難的10年,但也是她藝術上拼搏猛進創造了許多奇蹟的10年。在這段時間裡,她創作了大量的精品,從而奠定了她在當代紫砂事業上的崇高地位和砂壺藏家對她牢不可破的信心。她的壺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永遠是穩定的,不管國際市場如何起落,她的壺始終受到藏家的珍視。這裡沒有任何操作的因素,完全是由於她嚴謹的創作態度,不斷變化前進的高超的技術和藝術,以及她對收藏者的強烈的責任感。這10年中她創作的名壺,我無法統計,恐怕連她自己也統計不確切,因為她的壺只要一燒好,就得出手,連想從容地拍個照片的時間都沒有。

從此台灣、香港、日本、東南亞,她的壺如一串脫線的珍珠,星散出去,天各一方,如何去統計呢? 在我的印象里,少說些至少也有幾十把。如她的六方井欄壺,也是採取直線梯形,因為斜度比曼生壺大,加上把和流,就別具另一種風韻,特別是壺嘴的下唇稍稍內扣,頓時在渾身的靜穆中微現出一絲情趣,有如一尊莊嚴的古佛,在嘴角上終於透露出一絲內心的活動。這把壺我曾使用過很長時間,有一次,我在沏上滾水以後無意中將壺蓋一提,竟連壺身也提了起來。古人評壺,這是重要的一條,我初以為是過甚其辭,經此壺我方信確有其事。當然這不可能每回都能這樣,這必須機緣湊合才能出此奇蹟。但反過來說,如果工藝達不到這種高超的水平,那就不可能有什麼機緣湊合的問題。我還看過一把她做的梅花提梁,也是手法簡凈而神韻獨富。壺身是扁圓形,壺的右側伸出一枝梅干,左彎形成提梁,而梅梢貼於壺身,枝梢新梅綻開,朵朵飽滿,壺嘴是一枝梅干,與提梁相呼應。這把壺的手法,與周桂珍平時以光素線條為勝場相反,似可歸入花貨一類,但壺身扁圓形,光潔而瑩潤,線條流暢自然,仍顯示出她光素壺的功力和特色,而那枝老梅的雕塑,工寫結合,形神兼備,特別是那一朵朵綻開的梅花,飽滿得像有水分在流淌,令人感到整個壺都充滿着勃勃生機,真是一壺在手,興味無窮。

周小明 全手工【六方雪華壺】

1996 年到現在,這7年間,周桂珍又實現了她的特大飛躍。她創作了掇圓壺、半月壺、如意壺、登柏壽壺、大之泉壺等名作。她的大之泉壺原是高海庚的設計,但一直未投入創作,在海庚去世10多年後,周桂珍完成了這把壺的創作。這是一把具有特殊意義的壺,它既是與海庚合作的繼續,而在藝術上,更具有大膽創新的意義。壺身採取“之”字形,這已經頗新奇別緻了,更妙的是壺身外觀是一股湧泉,泉浪末梢倒捲成壺把。自壺嘴到壺把的一條大斜線,統貫全局,令人感到此壺大氣磅礴,一氣呵成,壺嘴壺身壺把渾然一體相連,無跡可求。無雕琢氣,無匠氣,線條運用得如此大膽,如此奔放流暢,實在令人稱奇!這把壺從工藝上來說,是極其工整嚴謹的,沒有絕頂的功力是做不出來的,但從風格上來說,又是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的,是奔放的而不是拘謹的,所以這把壺是嚴謹與奔放相結合、靜穆與抒情相結合的無上妙品,是不可多得的傑作。這把壺本身,也說明了周桂珍的藝術特色和藝術素質、藝術風格。她無負顧老、無負海庚 我分析周桂珍的藝術,具有最明顯的兩個特色,一個是紮實的功力、嚴謹的製作,她可以細到毫巔,嚴到極處。這一方面,可以說她是接受了顧景舟大師的真傳;但另一方面,她的藝術,又有以往的紫砂藝人所少有的自由氣息,她既可以嚴守繩墨,又可以不守繩墨。她的嚴守繩墨是因為藝術的需要,她的不守繩墨也是為了藝術的需要,為的是要突破常規,獨闢蹊徑。由於前者,她可能無愧於稱是顧老的嫡派傳人;由於後者,她又可以說是顧老藝術的發展、創新、突破,最後達到超越。顧老曾經深情地對我說,將來能夠繼承並超越他的是他的得意門生高海庚,他還說他的藝術已經全部傳給海庚了。這是1982 年9月25日夜在我的書齋里對我說的,同時在場的還有海庚。沒有想到海庚不幸早逝,而顧老這一願望,竟讓周桂珍來實現了,這是海庚之幸,更是顧老之幸!周桂珍可以說是無負於顧老,無負于海庚!桂珍的這把之泉壺,是她藝術上的一次特大飛躍,她的豐富的藝術創造力藉著這把壺的創作不可遏制地湧現出來了,這將使她一發而不可收。果然,前不久,她又創造了一個奇蹟,實現了又一次的飛躍。這就是這把玉匏提梁壺的創作。這把玉匏提梁的造型取自然形態的大葫蘆,但又不是像生的寫實手法,而是把自然形態的東西藝術地創作成為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這件作品,壺身豐碩飽滿,提梁三叉形藤蔓,而又不是純自然形態。它的加工手法與壺身一致,壺蓋取葫蘆頂部平剖,壺摘即取葫蘆的蒂蔓,壺嘴微彎,如一截短藤。綜觀整體,造型在似真非真之間,使你一眼就可以感到這是一個大葫蘆的造型,但又使你感到這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真正的葫蘆,而且作者也並無心於刻意摹真。正是由於這些匠心獨運的手法和藝術處理,才使這件作品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妙境。做這種藤蔓三叉的提梁,前人早已有過,如清咸豐年間的“葫瓢提梁壺”,款署“曼陀華館”,就是一件類似的作品,但它未能解決好形似與神似的問題,致在壺身、壺蓋、提梁與壺嘴的處理上,都不能達到和諧統一,形神兼似。周桂珍的這件作品,不僅造型上美觀適度,而且製作藝術上也是既嚴謹而又簡凈,即工細到讓你感覺不出它的工細,所謂“大匠不雕”,正是這種風度。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在神韻,書畫藝術是如此,紫砂藝術也是如此。周桂珍的藝術最突出處,就在“工極而韻,紫玉蘊光”,就在讓你得味外之味、意外之意!就在讓你感到她的作品百看不厭,就在讓你感到她的作品有無盡的內涵!

馮其庸

 

聯繫小編{微信號及手機}:13391249708

關注紫砂資訊,關注紫砂行情,我們是荊溪紫砂壺公眾平台。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