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祁门安茶”

你所不知道的“祁门安茶”
也称软枝茶,是半发酵的紧压茶(也有说属黑茶),主要产区在安徽祁门县芦溪程村。制作时连梗带叶经晒萎凋后,稍加揉捻,进行蒸晒,压紧装在小竹篓内(每小篓装茶3斤、每大篓装20小篓),再放入烘橱内烘干,使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即依竹篓容量成型,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出售。


如今,祁门安茶市场很少见,知道了解祁门安茶的人也是很少。其历史比祁红还早,《徽州古茶事》描述安茶的好处在“陈”字:陈而不霉,陈而不烂,不仅是上乘饮料,且是治病良药,备受两广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市场欢迎,被尊称为"圣茶"。
祁门民间有将安茶称作“软技茶”的说法。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5)编撰的《祁阊志》中,就有“软枝茶”的记载,其卷第十《物产、木果》中云:“茶则有软枝,有芽茶,人亦颇资其利。”软枝茶在旧徽州所属各县均有生产,但衍化成安茶后,却只有祁门一县生产。据此推断“安茶”应产生于明末。
史料记载“祁门安茶”创于元末明初,具体年份无从查考。“祁门称软枝”、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诸国,被誉为“圣茶”。八十多年前仅祁门南乡(今芦溪和溶口两乡范围内)有作坊生产,后失传。到80年代又研制成功。条索紧结匀齐、色泽黑褐尚润,香气浓郁高长,有槟榔香滋味清爽醇厚。

“六安茶”和“安茶”又有甚么联系呢?
其形态和制法究竟是怎样演变的等等,至今尚无人能解。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安徽祁门一带也是古老茶区,唐代就盛产茶叶,当时只出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
据傅宏镇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所著的《茶名汇考》记:“安茶”产于安徽祁门县之南乡一带, 因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名。但严格比较,则稍觉粗放。每年行销于广西、广东省约三千担左右。尝视销路畅滞为升降,近年销路顿滞制者较少。此茶祁门孙义顺茶号出品为优,有百余年之历史,产品在粤东颇受欢迎,岭南医士诊方,常有以孙义顺安茶为药引者”。
胡浩川《祁红制造》也记载:“以仿照六安茶之制造,遂袭称“安茶”。但据最后一批运销祁门“安茶”的广东商人程世瑞称“安茶”即安徽之茶。总之,安茶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因此,历史上安茶生产状况究竟如何,现今也就无从得知了。
“安茶”创制于明末清初,至清光绪以前,祁门所产茶叶均是绿茶,以“安茶”最负盛名,因为当时“安茶”销路较好,是主要的外销茶,所以祁门四乡均有生产,尤以西南乡一带为盛。
祁红兴起后,“安茶”产区大为缩小,多集中到西南乡的芦溪、溶口一带,尤其是店埠滩等地,平里、祁红、渚口3个乡亦有零星生产。从现存“安茶”茶号元春隆茶票来看,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民国21年(1932年)祁门全县尚有“安茶”茶号47家,民国22年“安茶”产量已达2000担,而到民国26年后因为红茶市价逐步超过“安茶”,此后“安茶”便逐步衰落。
1945年最后一批安茶运送香港后,也就销声匿迹了。由于“安茶”为祁门所独有,生产产地又仅限于县南阊江水路的两岸地带,加之是陈茶出售周期太长,以及其他原因,后来便日趋衰微,乃至被后起之秀祁红所取代,逐渐被人遗忘。
20世纪80年代,即1984年祁门县有关部门派科技人员深入南乡安茶旧产地芦溪一带,遍访当年“安茶”的制作、经营者,经过艰辛努力,试制成功,得以恢复生产。评比专家们对“安茶”的鉴评为: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滋味鲜爽味中含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褐尚亮。
安茶的采制,非常讲究,采摘时间有严格规定。据介绍,制作上品“安茶”,必须在谷雨前后不超过10天左右的这段时间内。鲜叶标准一般为:一芽二、三叶或对夹叶。“安茶”的制作分初制和精制两部分,初制分晒青、杀青、揉捻、干燥(分炒乾和烘干两种做法)4道工序。初制一般由茶农手工操作,然后将毛茶售与茶号精制。精制主要有筛分、撼簸、拣剔、拼和、复烘、露茶、蒸软、装篓、打围、烘干等10道工序,经陈化后销售。其中的筛分就很讲究,需要用9套竹筛按顺序筛分,茶叶被分为1至9个分号茶,由此可见“安茶”制作之精细。

分类: 精选中国茶微信,标签: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