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御”墊餅,話建盞燒製工藝

接觸建盞時間稍長的朋友,對墊餅的概念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尤其是“供御”、“進盞”墊餅。宋代建盞,採用“一餅一盞一匣缽”的方式進行燒制。墊餅,顧名思義,形呈扁園,猶如餅狀,放置在建盞的底足與匣缽之間,防止盞的底足或垂釉在高溫與匣缽粘結、而作廢。

“供御”、“進盞”的底足和墊餅

建盞的底款均為刻或印的陰文,墊餅在高溫燒制中會逐漸變軟,盞因重力下沉,將底款印在墊餅之上,因此墊餅上的字便為陽文反字。所謂“供御”、“進盞”墊餅,即是“供御”建盞和“進盞”建盞燒制所用的墊餅。窯址上的墊餅數量非常巨大,因為每燒一隻盞就需要一個墊餅,且墊餅是不可重複利用的。也就是說,把建窯窯址上的墊餅都找出來、數一遍,就知道宋代建盞的燒制數量。

粘接在底足上的墊餅

大號與中號墊餅

儘管墊餅的數量非常大,但是“供御”、“進盞”的墊餅依然非常稀少,尤其是“進盞”更是少見,不足“供御”十分之一。常見的建盞尺寸有大中小三種,因此墊餅尺寸亦三種,一般比底足略大1公分左右。大墊餅,直徑約6公分,厚度約1.5公分;中墊餅,直徑約4~5公分,厚度約1.2公分;小墊餅,由於幾乎沒有見到印有底款的(估計因為底足太小,難以刻字燒成的原因),因此沒有收集,估計直徑在3~4公分。

變形的底足

墊餅對原材料是有要求的,可不是隨處挖來的泥巴作成的。首選,必須是氧化鋁含量比較高的耐高溫粘土,在出窯後可輕易地將盞取出,不與盞、匣缽粘接;其次,在燒成中,墊餅必須要與盞的收縮率一致,否則會造成底足與墊餅錯位,引起底足變形、拉裂或倒堆的現象。在不少老盞中,我們常可以見到有輕微變形圈足,如上圖,由於墊餅的收縮率較小,整個圈足被外拉、傾斜,導致底部不平。

“一餅一盞一匣缽”的裝燒法

墊餅的應用,並不是建窯的獨創,同在宋代的景德鎮窯及其他窯口都採用過這種“一餅一盞(碗)一匣缽”的裝燒法。在中國陶瓷窯具分類中,建窯的墊餅與汝窯的芝麻支釘同屬於墊燒具。墊燒具比支燒具、匣缽出現得更早,是陶瓷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目前考古資料,墊燒具最早使用於西周至春秋早期(至今2700多年)的原始青瓷燒制中,其發源地為東部沿海地區。

汝窯芝麻支釘的裝燒痕迹

墊珠的裝燒痕迹

墊餅是從粗砂粒、窯渣、墊珠等早期墊燒具發展而來的,常用於碗盤之類的小底器物燒制。最早出現在東漢前期(至今近2000年),從唐代開始流行,宋元兩朝普遍流行,北宋時期是其頂峰,明代後明顯減少。

與汝窯的芝麻支釘相比,墊餅與器物底部的接觸面積大,穩定感強,承重能力大,但是由於與帶釉器物的坯件接觸面積大,粘接的可能性也大,因此也常在器心或底部留下大而明顯的墊餅痕迹。

建盞的“止釉線”

而建盞的釉層比一般瓷器厚,燒制溫度又高,釉層的流動性非常高,若外壁全施釉、至底足,必然與墊餅粘接,“止釉線”正是這樣的設計目的。

五花八門的古代墊燒具

1 托珠;2 濕泥粘釘;3 墊圈粘釘;4 濕泥墊圈;5、6 齒邊墊圈;7 齒邊墊餅;8 三叉支墊;9、12 墊筒;10、11 墊圈;13、14 墊杯;15 碗形墊;16 盞形墊;17 燭台形墊;18、19、21、22、23、24 墊餅;20 齒邊墊餅;26 支圈組合支墊。

除了墊餅和支釘,墊燒具還有托珠、泥墊、墊圈、墊挑、齒邊墊圈、齒邊墊餅、乳釘等數十種之多。墊餅,只是我國古代浩瀚的陶瓷技藝中的精彩一頁。

下期,我們再結合匣缽進一步介紹建盞的燒制工藝。

回復【】內的數字,查看往期相關圖文:

【044】 宋代建盞的器型類別與辨識

【046】 建盞御用茶器之“供御”底款

【047】 建盞御用茶器之“進琖”底款

【056】 北京故宮館藏4件兔毫盞

分類: 精選建盞天目汝窯微信,標籤: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