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再做壶——顾景舟的“格”

顾景舟的壶格与人格
徐风
选自《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顾景舟一生惜壶如命,并不是因为他做的壶太值钱,而是因为,做一把壶太不容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门大开,蜂拥而入的各式人等,其中有很多是冲著紫砂来的。文人眼里,紫砂壶是怡情雅玩;藏家眼里,紫砂壶是掌上知己;商人眼里,紫砂壶是升值金银;官员眼里,紫砂壶是敲门之砖。水涨船高,紫砂工艺厂门庭若市、车水马龙,顾景舟的名字,每天被无数来访者念叨,他的一把壶,在太多的人眼里,是尊严的象征,也是可以升值的财富。
于是就带来了问题。对于喜欢紫砂壶的人来说,谁都想得到顾景舟一把壶,而顾景舟只有一个。
更多的时候,壶,是顾景舟艺术的结晶,是他人格、审美的一种宣示,是他表达友情的一种见证。他性情清高、布衣淡饭,不慕财富、不求权贵,谁要想得到他一把壶,难。
一日,顾景舟为徒弟们做了一个实心的“供春”紫砂母模稿壶坯。一般情况下,送到模具房,制完模具,这样的实心母模坯稿,便废弃了。木模师傅乐泉生,是个细心人。他觉得,顾景舟制作的这个实心供春母模壶样,气势好大,且精神饱满,张力十足,尤其表面的银杏树皮纹样,古秀苍朴,活如天造。他舍不得扔掉,就用一把鳑鲏刀,一点一点,将实心的壶坯泥挖空,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最后的壶壁,挖得竟只有薄薄的一层,仿佛手工拍打的身筒一般。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顾景舟新做下的壶坯呢。连顾景舟见到,也十分惊奇。或许,他被乐泉生的精神所感动,平时,他特别在意心细、手巧、勤勉的晚辈。说,泉生啊,难得你这么用心,手这么巧。我来给你做个盖子,今后你可当茶叶罐用。让乐泉生喜出望外的是,顾景舟不仅精心给他做了壶盖,还在壶底镌刻了几行文字:1980年供春制模稿,景洲。印款是长方形的“景舟”二字。顾景舟悄悄对乐泉生说:我用印章,有讲究的;你挖空的这个实心母模,不比我自己其他的壶身差,今天给你盖这个印,是徐悲鸿的弟子、画家黄养辉给我刻的,只有上品的壶,我才用它打印。
乐泉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想,自己只是个普通木模工人,顾景舟这样的大师,却如此看重他。这个被顾景舟补做了壶盖,且打上印款的供春壶母模,一直被乐泉生珍藏,后来有人要出重金收买,他坚绝不肯,成为传家之宝。
因为壶,顾景舟得罪的人并不少。早先,养子燮之下放农村,“知青办”的领导放出口风,只要顾景舟肯送把壶来喝喝茶,可以让燮之提前回城。但顾景舟就是不给。他认为,壶,就是他的人格载体,他不可能拿它去做交易。“知青办”的人很恼怒,不就是一把壶吗?你傲什么傲,在乡下呆著吧!
如此,顾燮之一直在农村坚守,直到政府规定的照顾政策出台,他才回到顾景舟身边。
每天,来紫砂工艺厂参观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层级较高的官员,他们慕顾景舟之名,特别是看了厂陈列室里顾景舟的壶,都想跟他见个面,聊聊天。顾景舟愿意跟有文化的朋友交谈,权势熏天且不学无术的人,他并不想见,即使见了,也话不投机。有一次,一位路过宜兴的国字头“副秘书长”,在紫砂厂参观了顾景舟的作品,专上顾景舟家拜访,言谈之间,表现出对顾壶爱不释手的样子。当地陪同的领导很着急,悄悄对顾景舟说,顾辅导,能不能给首长一个面子?顾景舟面无表情,言语冷淡:顾某无壶可赠。最后搞得领导很狼狈。

还有一位当地的领导,通过当时紫砂工艺厂的顶头上司——陶瓷公司给厂里下达任务,要顾景舟赶制一把“上双线竹鼓壶”。开始顾景舟不知内情,开工后才知道,这把壶要送给某某领导——此人在顾景舟心中,很不待见。心佳一旦不情愿,手里突然就没有了力气,壶未做完,就扔在套缸里。领导来催问,他说,还没做好,最近身体不好,心情也欠佳。其时,顾景舟声望已然如日中天,领导也无奈。这把没有完工的壶坯,在套缸里,一待就是17年。有一次,徒弟潘持平趁他心情好的时候,斗胆问了一句:顾辅导,套缸里的壶,怎么还不完工啊?顾景舟立刻脸孔一板,哼一声:随它!
直到顾景舟去世,这把壶虽已完工,壶底却未打印章。它被顾景舟打入冷宫17年,饱读了顾景舟的心态。徒弟葛陶中回忆,他经手将此壶进窑烧制时,师傅已经不在了。想起与壶有关的往事,非常感慨。在顾景舟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一把无款之壶。葛陶中认为,无款壶,有骨气;这是顾景舟的一把风骨之壶,也是一部无字之书。它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著师傅的秉性,那就是,凌虚有节,不向权势低头。
还有一次,1983年,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家(大师)评选。省里一位权贵,直接打电话给紫砂工艺厂,说,顾景舟可以评,但是,要他送两把茶壶来。如此直截了当的索要,令顾景舟十分反感,他把评选表格往抽屉里一扔,说,不参加了,让别人评去!实际上,这就是首届国家工艺大师的评选,宜兴作为全国的重要陶瓷产区之一,岂可放弃?陶瓷公司和紫砂工艺厂都很着急,领导们赶来做顾景舟的工作。好说歹说,顾景舟寸步不让。他认为,靠送茶壶,即使评上,也不稀奇;此等做法,等于助长歪风邪气,非君子所为。顾景舟的态度,让省里某权贵大为恼火。不送壶,就不给评。理由很充分,名额有限。顾景舟呵呵一笑,要我送壶,除非玉石俱焚!最后,首届大师评选揭晓,宜兴紫砂居然空缺。
“交换”一词,在顾景舟看来,与交易一样,是厌恶的。一次,时任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宜兴籍著名书画家尹瘦石,托人给顾景舟送了一幅自己的画。奔马题材,画上跋文,风趣生动,有“以画换壶”之戏言。顾景舟看了,心中不悦,说,我的壶,从来不做交易,乃将画掷之一旁。当时,他对尹瘦石还不太了解。尹公早年为毛泽东画写生像,年方23岁,一举成名;与柳亚子在重庆主办“柳诗尹画联展”,轰动陪都。新中国成立后,被打成右派,屡遭磨难。在文艺界,尹瘦石厚道、持重,口碑甚佳。对家乡宜兴,感情特别深厚,将自己毕生的书画以及收藏珍品,价值上亿,全部捐给了家乡,一时成为美谈。文人之间的唱和,都是我送你一个斗方,你赠我一个扇面。他景仰顾景舟这位老乡,赠画的意思,完全是投桃报李,作为一种艺术交流,而非商业性的“交换”。但顾景舟的语境里,对高官级别的文人,持有特别的警惕。他不愿意屈就、弯腰。壶,一直拖着不做。后来,联系人实在没有面子,苦苦解释。当顾景舟了解到尹瘦石的身世和为人后,敬重之心顿生。便精心做了一把三足乳鼎壶,回赠于他。后来搬了新居,还把尹画挂在东墙上,以表示对这位乡贤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这里的人们开玩笑,或者打赌,已经把顾景舟的壶,作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代名词,如登天摘月、下洋捉鳖等。但是,人们并不知道,遇到顾景舟认为值得的朋友,他会主动赠壶。冯其庸回忆,几乎每次见面,顾景舟总要跟他说,其庸啊,交往几十年了,我一直要送把壶给你。喜欢什么式样,你说。冯其庸知道的,顾景舟做一把壶,要花太多的心血,坚持不要。有一次,冯其庸来紫砂工艺厂,在顾景舟工作室,顾拿出一把石瓢壶,说,今天你就不要客气了,这把壶你如果不拿,过几天别人就要拿走。冯其庸还是不肯收,说,顾老啊,拿你的壶,就像夺命,我于心不忍。  
              
顾景舟一生,几乎与官场绝缘。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一位县委领导调离宜兴,来与他话别,他却破例送了一把茶壶。在顾景舟心目中,这位领导对紫砂发展倾注的心血颇多,人很清廉,为人也较实在。他送壶,有惜别友人的意味。后来,这位领导在仕途上遇到麻烦,“有关方面”调查人员来找顾景舟,问,他是不是向你索要过茶壶?顾景舟只说了两个字:没有。来人转弯抹角,暗示他,就说那把壶是领导跟他索要的。顾景舟大怒,将拐杖戳地,嘭嘭直响,说,我难道不能有朋友吗?顾某抟壶,无非一把砂土,赠送友人,有何不可?来人又说,顾老你不知道,你送他的这把壶,已经被他家人卖了,赚了大钱。或许,来人希望这时顾景舟能骂他几句,好拿回去作“口供”。顾景舟不慌不忙答道:我壶既赠友人,一切听凭作主。一把小壶,若真能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岂非雪中送炭!要真有此事,我很高兴。
后来证实,那把壶,被调查的领导并没有卖,那些话全是“套”他的。最后,领导的“麻烦”消除,曾向顾景舟表示感谢。顾淡淡一笑,说出四个字:江湖凶险。
早年顾景舟有一朋友,艺术素养很高,与顾性情相投。此公爱紫砂,但手里并无顾景舟的壶。有一阶段,此公阴差阳错闯下一件祸事,一时厄运,四面楚歌。情绪低落,竟起了轻生之念。顾景舟闻知大惊,星夜携一秦权壶,赶到此公家中劝解。顾景舟说,茶壶打碎了,可以重做;人跌倒了,也要重新站起。这把壶,送你吃茶吧。但是,要听我一句话,从此振作起来,吸取教训,重新开始。
落魄中,意外得到顾壶,仿佛绝处逢生;而顾景舟恳切慰抚之言,如春风扑来,直入肺腑。此公从此洗心革面,沉疴新生,命运亦从痛定思痛中获得转圜,后来成为一个学科方面的专家。方家评曰:急公行好义,一壶救一命。
疾恶如仇。在顾景舟的性格里,基调非常鲜明。他一直想收藏一套《中国美术全集》,有一个茶壶商人(当时俗称“壶贩子”)得知后,千方百计弄了一套,厚厚几十大本,用板车拉着,送到顾家。顾景舟站在门口,看清来人是谁,硬是将其坚拒于门外,那送书的人,进退不得,场面弄得很尴尬。幸好有位台湾朋友在旁,把顾老劝进家门。顾景舟说,此人为何送书给我?无非要跟我做交易,拿我的茶壶去卖高价。可顾某人不爱钱。
不爱钱的顾景舟,积蓄并不多。据徐秀棠回忆,1982年,有一次他和夫人陪顾景舟一家去上海,办完事,在一个家具店里选沙发。顾景舟颈椎不太好,他喜欢那种高靠背的沙发,脖颈枕在靠背上,可以舒服些,但是,高靠背沙发要6000多元,低靠背沙发只卖2000多元。顾景舟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买低靠背沙发。临到付钱时,儿媳妇吴菊芬再三坚持,要给顾景舟买高靠背沙发,说,老先生啊,你颈椎不好,还是买高靠背的吧,我们节约一点,这点钱也就有了。最后,顾景舟拗不过儿媳的心意,说,好吧。
徐秀棠当时很感慨,跟顾景舟开玩笑说,顾辅导啊,你只要肯卖一个壶嘴,沙发钱就来了啊。
1981年,应罗贵祥邀请,顾景舟赴港参加壶展,与刘海粟等名流见面。活动结束后,顾景舟把自己带来的钱全部花上,还跟别人借了50元,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彩电在当时,属于非常时尚的奢侈品。“顾景舟借钱买彩电”如果让香港人知道,肯定能炒作出一条新闻来。幸好同行的人嘴紧,谁也没有说出去。从香港回来,顾景舟还跟邻居徐志模的老婆借了50元,先把借别人的钱还上。徐志模说,顾辅导,你的茶壶这么值钱,为什么不卖掉几把,改善一下生活。顾景舟说,志模啊,别人不知道,你难道还不了解我顾景舟吗?
始有人格,方有壶格。顾景舟的每一把壶上,都有他“不妥协”的绵绵浩气。依附于壶上的传奇,太多太多地隐藏于紫砂江湖的无数暗角。在顾景舟山高水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所知道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分类: 精选紫砂壶微信,标签: , ,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