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三代,茶碗釉色的演變

nu5r74

中國的飲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變於明”,唐宋明三朝是中國飲茶史上的三個高峰,也是三次飛躍。但這個三朝代的飲茶文化卻有很大的區別:飲茶方式上,為唐煎宋點明泡;茶湯色澤上,唐為淡紅,宋為白,明為綠。

而茶碗在盛放茶湯的功用之外,映襯茶湯之色澤便是它的第一審美需求了。因此,茶碗的釉色必然由於茶湯色澤的變化而改變。淡紅茶湯的唐代將越窯青瓷奉為上品茶碗,白色茶湯的宋代以黑釉建盞為貴,綠色茶湯的明代追求瓷之白。

唐代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上海博物館

唐代所崇尚的碾末烹煮的茶風,茶湯顯“白紅”(即淡紅),青瓷色澤沉穩,二者相映而成趣。邢州瓷雖然潔白瑩亮,就未免稍嫌輕浮。茶碗等級評判,便不是以瓷器的質地,而是以瓷器的色調為標準:看它是否能和茶湯的色度調和出最大的美感。

正因為如此,陸羽乃至整個唐代,便將以越窯為代表的質樸大方、色澤沉穩的青瓷茶碗奉為上品。雖然以邢州瓷為代表的白瓷,在當時也不乏擁戴者。

白瓷配紅色茶湯

陸羽有一段對茶碗優劣的著名論斷:“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壽州次,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黑釉兔毫盞 北京故宮藏

這樣,也就很好理解“為何宋代最佳茶碗是黑釉建盞,而不是唐代的青瓷了”。宋代鬥茶更盛,具體方法為:事先用茶末和開水調好茶膏,然後一邊用沸水點泡,一邊用茶筅迴旋擊拂,打出白色的沫餑(湯花),要求色澤純白,湯花保持時間長(“咬盞”)者優,先出現水痕的就失敗。

建盞的點茶效果

這樣,為了襯托茶湯之白,也為了評判鬥茶優劣,黑釉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蔡襄所謂:“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茶錄》),宋徽宗所謂“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大觀茶論》),說的都是一個道理。黑釉建盞成為宋代茶人的追捧對象,而在唐代被奉為上品的青瓷、白瓷便冷落了。

明代永樂白瓷暗花蓮卉紋茶碗

到了明代,人們對茶碗的色澤選擇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在今日,純白為佳”(許次紓《茶疏》)。因為到了明代,點茶已成往事,飲用散茶蔚為主流,潔白如玉的白瓷襯托綠色的茶湯,清新悅目。

白瓷配綠色茶湯

屠隆在《考槃餘事》中說:“宣廟(指明宣宗)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不但肯定了白瓷的絕對優越地位,而且質疑了蔡襄對黑瓷的看重。其實,這都是茶水惹的禍,蔡襄時代茶貴白,當然瓷貴黑,明代茶貴綠,當然瓷貴白。觀點不同,其實其理則一,只是各為其茶。

“嚴格說來,茶碗的色澤與茶葉的品質是不相干的,然而,飲茶作為美感體驗的藝術,茶碗的形制與色調,配合盛出的茶湯色度,就使人在特定的空間氛圍中得到相應的感受,從而產生心靈的迴響”。

據此推去,唐代、宋代、明代的茶人們,追求的都是茶、盞一體的整體美感,雖則時代不同、取捨各異,但究其緣由,卻是人同此心,心同此趣的。

 

0930

分類: 精選茶藝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