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與建盞區別及建盞兔毫、油滴形成原理簡介

fj643u3m
天目茶碗:顧名思義,天目茶碗與天目山也有密切關係。天目山茶在唐代已經相當出名,說起天目茶離不開天目山的古剎、名僧。宋代天目山佛教寺廟林立,香火鼎盛,自南宋始,日本許多留學生來過東天目山。天目山茶好,僧多,在日本還以“天目盞”受人敬慕。日本盛行茶道。原來茶道中使用的茶碗,最早是從天目寺院中帶回國內去,名曰天目盞。據《西天目山志》載:“天目盞又名天目木葉盞,是天目山寺院中招待貴賓是茶具”。日本平凡社的《世界百科大詞典》曰:“天目為黑色及柿色鐵質釉彩陶瓷茶碗的統稱。”鎌倉時代建久三年(1192年)至元弘三年(1333年)是121年間,到中國宋朝的禪僧歸國時帶回,始傳到日本。此類茶碗系禪僧修行時在中國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稱‘天目盞’。”

對於天目茶碗是否天目山所產,國內曾有過爭論。不少專家認為是福建建窯所產,理由是天目山一帶沒有古窯址。20世紀70年代末,臨安縣在文物普查中,在天目山南麓的於潛鎮凌口村一帶發現了古窯址24處,**物部門的考證為宋代窯址。並且從古窯址殘存的瓷片中發現不少黑釉茶碗的碎片,證實宋代這裡確曾燒制過黑釉茶碗,由此證明“天目茶碗”是名符其實的天目產。

至於日本也不過是在仿燒黑瓷而已,相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山城人加藤四郎,因為不甘心其父加藤左衛門答連仿造瓷生產失敗,毅然追隨高僧道元禪師前來中國,在福建建州等地學習制瓷技術5年之久,回國後相繼開窯燒造失敗。最後在日本的山田郡的瀨戶村(今名古屋市郊)燒造黑釉瓷成功,被其國人稱為日本的陶瓷製祖。
建盞:用福建建陽水吉一帶含鐵量較高的粘土為胎底,這些粘土中含有一些未風化的斜長石、鈣長石以及石英粗顆粒。釉料也是取自當地山谷中,俗稱“釉庫”的釉料,這種釉料含鐵量較高,含磷較多,採回的釉土中還需要混以草木灰,以増加釉中鈣的含量。含三氧化二鐵高的釉為著色劑,經高溫1280°-1330°還原燒造制而成的黑釉系窯變茶碗。

百度的註解:建盞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由於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

建窯以燒造黑釉茶碗(俗稱建盞)著稱於世.其名貴品種有兔毫,油滴和曜變.兔毫盞是建窯主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窯當地鷓鴣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稱為鷓鴣斑. 曜變盞的典型特徵就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強光照射下會呈現蘭/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色而變

建盞是天目系中一個品種,也是最高端的品種,日本八件陶瓷國寶中,就有三件為建盞(但在日本,台灣也被統稱為“天目”)它與其它窯口天目的本質區別在於胎和釉的不同,用福建建陽水吉一帶的胎土及釉料還原燒制而成的茶碗,才能稱之“建盞”。

兔毫盞與油滴盞的形成原理:

兔毫建盞:因為胎中含鐵量高大9%,在窯中高溫時部分鐵質溶入釉中,釉層中的氣泡將鐵質帶到釉面,當燒到1300℃時,釉層流動把鐵質拖帶成條紋狀,冷卻時則從中析出一排排赤鐵礦小晶體,從而形成絢麗的兔毫盞。受燒制的影響,兔毫形狀既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顏色還有金兔毫、銀白色等,又有金兔毫、銀兔毫、黃兔毫、灰兔毫、藍兔毫等別稱。

油滴建盞:形成機理可以概括為浮萍機理(浮萍就是池塘水面上浮生的青萍)。當燒到1300℃左右時。在特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釉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釉主體相分離出富鐵的另一相。在重力與表面張力等作用下,富鐵相易浮在釉表面層,隨着過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鐵相越來越多。這些富鐵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夠在液面上漂游,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包裹團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這些液相小滴僅僅挨在一起。沒有熔為一體,就象一葉葉青萍靠在一起。當燒成進行到一定程度後降溫冷卻。在冷卻過程中,當環境條件適合包裹團中的鐵氧化物析晶時。便形成一滴建窯油滴。油滴主要分類:金油滴、藍銀油滴、紅油滴、虹彩油滴等。

油滴建盞高清相機拍攝放大後欣賞

備註:封面圖和油滴斑圖均為本軒所藏品

——————————————————————————————

一湖軒
小軒位於江南西子湖畔,吳山腳下。染西湖翠色,擷紫陽清風。
靜處鬧宜,軒中日月;美傾一湖,琴茶如夢。

軒主微信:ttkx808 請備註方加!

分類: 精選建盞天目汝窯微信,標籤: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