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为什么是斗茶最适用的茶器

janjan001

作者:把盏堂

原发表时间:2014年4月4日

【回顾专题·建盏鉴赏】

(在『风流宋茶』的回顾中,大家对宋代点茶法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由此我们再来回顾《建盏为什么斗茶最适用的茶器》一文,想必会对建盏有更多的认识。)

建盏在宋代成为皇家贵族不惜重金追求的宝物,也是文人争相题咏的珍品。北宋皇帝徽宗在《大观茶论》、书法家蔡襄在《茶录》里面均明确指出,建盏是最适合点茶和斗茶的茶器。

那么除了我们常知的“茶色白,宜黑盏”、“坯微厚,熁[xié]之久热难冷”,以及特有的兔毫、鹧鸪斑、曜变等釉色斑纹外,在器型上,建盏又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宋代斗茶家的独爱之呢?

janjan002

束口盏的器型

(束口盏是建盏内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器型。)

1、盏心

盏心的圆是茶粉的量器,宋朝点茶用约一钱七的茶粉(约5-6公克),刚好填满盏心。

janjan003

2、止釉线(施釉线)

第一次注水到第一道折沿(止釉线),狭窄的盏心方便调膏,调膏的水量刚好使这止釉线位于这个位置,而这止釉线也是烧制时必须的,否则易流动的釉若没这道折沿,会流至匣钵造成沾黏变成废品。

janjan004

janjan005

3、盏壁角度

点茶前后需要六次注水,由于接近45度角敞开的盏壁,使渐渐升高的水面形成开阔的空间,点茶时易于击拂。

4、指沟

近口缘处盏壁内折,此处盏内有一条“指沟”,沟上还有一条凸出的折沿。这恰到好处的设计,刚好吸收掉击拂时波涛汹涌的茶汤能量,使茶汤不致溢出。而且快速充点时,即便偶尔的失控,折沿能够将失控的茶汤阻挡、回流到茶碗内,不至于溢出。

janjan006

janjan007

janjan008

5、口缘

盏的口缘微撇,品饮时非常适口,以时下的说法,便是“符合人体工程学”。

janjan009

6、胎体

上薄下厚的胎体造成重心下压,茶盏不容易翻倒。因而,建盏有一种金鸡独立般的挺拔沉稳感觉。而建盏的黑釉衬托著如粥面的茶汤形成强烈对比,阴阳调和,也方便检视斗茶时汤花退去所露出的水痕,建盏因而成为斗茶的利器。

janjan010

这些实用性使得建盏最适用于宋代的点茶方式与手法,也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建盏的美是深层的美,美在他简单俐落的线条,美在他未经釜凿的色彩变化,这是一种气质与意境之美,而非肤浅的形色之美。

黑于茶器正展现出“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意,如丝绒般的黑搭上动感的花纹,不论是曜变、油滴、银兔毫,甚至是最普通的褐毫,都能感受到他的律动与自然的变幻,白色的泡沫与绿色的茶汤在其间流动,仿佛穿梭于时空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抱无限,刹那成永恒!

(图片所示为自藏的黑釉老盏,釉面的温润感,小堂尤其喜欢。美中不足的是口沿处有几处豁口,事难两全呐)

分类: 精选建盏天目汝窑微信,标签: , , , , , ,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