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湖的那些往事

炒的沸沸揚揚的普洱註定是個喧囂的江湖。然而那些奠定了這基礎的是那些各個門派的掌門,一如金庸小說里的武林江湖。我們就回頭來看看普洱江湖裡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就從1、2、3、4、開始說起吧。

雲南最早的幾家國立普洱茶大廠有1=昆明茶廠,2=勐海茶廠,3=下關茶廠,4=普洱茶廠,第一家昆明茶廠在昆明,第二家在西雙版納勐海縣城,第三家在大理,第四家在思茅的普洱縣城。
昆明茶廠,在1973年研製熟茶渥堆技術的時候,主要科研人員來自昆明茶廠,儘管後來第一批成品茶是勐海茶廠製作出來的。文化大革命後期,昆明茶廠應省茶葉公司(已經改製為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要求生產7581磚,外包裝用的是省茶司的標誌,連內飛用的是都是省茶司的印記。1994年,昆明茶廠停辦解散,大量的技術人員流散到各個坊間繼續沿襲昆明茶廠的風格製作磚茶,仍然稱為7581磚,由於中茶牌的註冊商標無法可管,許多仿製的7581以五顏六色的包裝充斥市場,非常混亂。
下關茶廠,成立於1941年(民國三十年),建廠在大理下關,加工緊茶(蘑菇型)沱茶供應西藏和四川。建國後併入省茶司,1956年改製為國營,1959年恢復下關茶廠的稱號。1978年由於原料調撥困難,七字餅茶(圓茶)的任務全部交給勐海茶廠生產,1992年松鶴牌商標註冊,1999年改製為股份公司,2004年5月又改回民營。

 

勐海茶廠1938年建廠,1940年生產第一批茶葉,雖然說是生產,實際上是從坊間收上來茶品經過考量加工出口。1976年生產第一批熟茶。1989年啟用大益標示,1994年大益商標正式註冊。2004年被投資集團博聞公司收購改製為民營。
勐海茶廠風風雨雨70餘年就像一個孵化場一樣一代一代孕育培養了許多至今已經成氣候的名牌普洱茶企業—-海灣茶廠、六大茶山公司、勐養國艷公司、楊記天緣茶廠等等。2010後更是瘋狂。

 

鄒炳良是勐海茶廠的80年代奮鬥時期的廠長,84年鄒炳良和盧國齡接過勐海茶廠的接力棒,開始了13年的廠長工作歷程,97年二老退休後又成立自己的事業—-海灣茶廠,生產老同志牌普洱茶,為了防止和勐海日後產品衝突,遠遠的搬離勐海茶區來到安寧地界,並選用滇西茶區的茶菁制茶。

 

勐海茶廠在鄒炳良之後迎來了幾任廠長的更替,盧雲、阮殿榮、鄭洋…其中有一位叫做阮殿榮,副廠長董國艷,她們從1998年臨危受命帶領勐海茶廠度過虧損期走過了2、3個春秋,此時勐海茶廠經歷着一些陣痛—-老師傅退休或者被小廠家挖走,最突出的影響是許多小廠家打着勐海茶廠的招牌,製作自己的茶品,在市場上出現的贗品越來越多,由於在某些特點上與廠貨略有相似,從而對外行的人來說,鑒別起來有些就相當困難。1999年台灣商人來廠家訂貨,所有的產品已經銷售一空,阮殿榮帶領技術人員大膽採用非常規配方,利用75年實驗室的一個數據開創了7592的品種,圓滿地完成了攻關任務。幾位廠長帶領勐海茶人憑着悠久的歷史和傳承的精神,繼續保持着龍頭企業的地位。2000年,阮殿榮和董國艷辭職成立了現今在昆明的六大茶山有限公司,幾年後,董國艷單獨又成立了勐養國艷有限公司,各自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還有許多出自勐海茶廠的高手正在發展自己特色的普洱茶事業,勐海茶廠不斷的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實體獨立出去,但是說也奇怪,只有勐海茶廠自己做的大益普洱茶始終無法真正的複製,勐海茶廠無論經歷多少風雨,依舊獨立潮頭。他的越來越穩定的品質不因各種輿論而更加躉定,總有接不完的訂單和總也出不完的好茶和存放後不經意的驚喜等着那些跟隨的信徒。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標籤: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