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绿泥系泥料参考范本及说明


本绿系泥料参考范本及说明

原创:梁权

有关于缎泥及本绿的概念,一直都模糊不清,今天图文并茂写个帖子,仅供大家参阅。

告诉大家一个很准确的消息:其实宜兴本土产紫砂泥并不贵,即便是不错的料子也很少一斤能过百元,但极端优质料子花钱很难买到的。大家都不用本山的做,原因是境外料实在太便宜了,很少超过500元一吨。而从这些矿料中精选出来优质手工炼的,有些品质也还说的过去,大多数都当宜兴本土料在卖了。但初入门或者未入门的同好轻易看不出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有关于老泥的概念。借这个帖子复述一下,所有的泥在未开采出来之前都在矿坑里呆了数千万年了,但只有真正捡出来了,粉碎过了,调水后封存陈腐了,待泥胚干透后再次锤炼调水陈腐的,周而复始多年后,这样的泥料,才能称为老泥。

古人是怎么炼泥的?那个时候没有碳酸钡除霉,也没有真空机,更不会塑封,故粉碎过筛后的泥都直接浸泡在大缸里多年后才拿出来用。因为无法真空,故打泥片的时候要用针把气孔戳破,即便这样,烧成品还是会偶尔见到气泡,当代的真空泥是很少见到这样状况的。当代的人也很少用缸盛水陈腐泥料,一个是太占地方,一个是太不划算。大缸浸泡出来的泥料,也应付不了这么高的产量。

我们也借助这个帖子谈谈一厂的料子。厂里以前有五个存泥车间,当用完一个车间的泥料后,再用第二个车间的,同时把第一个车间再次堆满。以此类推,则每一个存泥车间用泥的陈腐期至少超过五年。而五年陈腐期的泥料,而相比淘宝网上号称自己泥料是民国缎泥的,是品质更优还是品质更差?号称为民国缎泥的,难道真的是民国时期陈腐至今的吗?乔某片面的认为,真正能做到绝对潮湿状态下塑封陈腐五年的泥料,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老泥,因为一厂的料子就已经非常好了!

纯本绿是泥层中的加酯,纯粉料的,成型很难,吃温高,变形率极大,成品淡米黄色,发色极纯净。早年一般不会用来做壶,而是用来做化妆土。即便有少量的成品,也是做小品。而且基本上用来做模子壶,纯手工很难打片成型。如果要用来做中品以上,则会先素烧泥片粉碎后过筛目再调配到浆里面打片再烧,否则绝大多数成品会烧裂烧坏,稍微温度欠一点就吐黑,所以纯净的黄龙山原矿本绿是很少有人会去碰的,而产量也极少。

还有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古人一样擅长于调配泥料。所以并不是说古人传承下来的实物的就一定是原矿的(更多是不加化,纯粹的原矿泥配泥的产物)。但在那个时期,泥料根本就不值钱,甚至可以拿来盖房子。没有人会像今人一样那么珍惜紫砂泥的,所以那个时候是什么料好就用什么料。根本不可能用杂质很多的、乱七八糟的料子做壶,本地好料尚且用不完,何来境外料给他们用。这是为什么今人那么珍惜老件,因为老件上没那么多弄虚作假的材质。

大家要切记:泥料发色,万变不离其宗,看过老件之后,再对比厂里的,再对比现代的东西,只要都是那个矿脉系的,发色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但水色,包浆,窑烧氛围会不同。如果发现对比效果有很明显的差异,那基本上可以断定是调配料、加化料、境外料……..

境外的紫砂矿(安徽江苏交界、长兴….),一样可以称之为紫砂矿,只是发色没有黄龙本山那么正,当你拿着一块境外料的原矿,和黄龙山本土的料子相比,如非绝对专业炼泥玩矿的选手,根本就不可能看得出来(乔某不会看矿的)。但成品发色正与不正,倒是可以用手中大量参考范本来做详细参照。淘宝上的商家们是可以拿着境外料的矿石来忽悠的,因为就算是宜兴本土的高工大师,也分不清原矿石的产地。要知道早年一厂的分工是很明细的。厂里做壶的,炼泥的,选矿的,配料的,烧窑的各司其职。直到厂里陶手工作室私营化之后,制壶陶手们才开始真正接触泥料,但直至今天,绝对大多数制壶业者还是会去矿上买成品泥,或者用自己家中的厂里剩下的成品料子,可以说很多业者至今都不懂泥料的。准确说很多的资深爱好者可能要比制壶的业者还要懂泥料。

今天,我发一些真正的原矿的缎泥及本绿的图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个帖子不会影响到同行的生意,但联盟有义务去伪存真,希望联盟交流的帖子日后不会经常见到什么诸如家藏老缎泥、老本绿之类的形容。我真的不希望见到更多新手在淘宝上被坑受骗,更不希望联盟的商家也会做这样的宣传。

更希望联盟的同好们,拿着这些图片范本,对比一下你们家中的藏品,在售的商品,准备买的新品……….

 

本微信号为“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唯一官方订阅号,加入方式:

1、通过微信订阅号添加,搜索“yixingzishaaihaozhe”或者“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请注意,已有无良奸商冒充联盟注册微信订阅号,并利用联盟资源进行推广,请认准微信号,认清李鬼。

2、扫描二维码添加:

分类: 精选紫砂壶微信,标签: , , ,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