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爱好者新手入门简易法则

howjia001

梁权先生年度力作,紫砂爱好者新手的指路好文,所谓大道至简,大法至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这是一篇让您醍醐灌顶的文章!请大家关注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官方微信,以免错过好文!

一、注重审美:
远观一把壶在视觉效果上带来的感受,是最直观的。当远观效果达到满意后,方有欲望走进上手实物,之后是细看工艺细致程度。无论这把壶的泥料有多古朴,包浆有多厚实,质感/层次感有多丰富,无论壶是谁做的,是不是名家真品,有没有升值潜力……都与壶做的是否美观毫无任何联系。故,请新手们将这些条件放在“壶是否符合自己审美”之后看待。
紫砂器的审美,本身包含了对器型的审美、对工艺细节处理的审美和对泥料肌理感的审美,而成型工艺会导致的成品视觉效果会有微弱的差异,但就是这微弱的差异,会让更资深的爱好者们更细致的甄选和判断壶的成型工艺。
一把壶在远观视觉上的审美,往往就已经注定了这把壶的优劣。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一把壶的小图的时候,已经可以大概分析出这把壶做的好与不好。壶的气质散发于3米甚至5米开外,才会让你有欲望走近,去把它拿起来认真上手看工艺细节。如果远观已经感觉到壶的比例失调、重心失衡、歪七扭八、突兀造作的话,那你怎么会有欲望拿起实物看呢?

故审美的第一本质:远观能够满足你的视觉审美要求。

如果,你买壶时最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把壶究竟能不能泡茶”?

那我劝你从今天开始彻底放弃玩壶吧,紫砂壶真的不适合你。

请到超市买个瓷器杯或者玻璃杯,那至少会让你那稚嫩的心灵好受些。

也免得我们这些玩紫砂壶的老人,要无数次的重复解释同样的问题。

二、注重细节

这一栏只配图,供同好们参考细节,再多的叙述,不如自己认真的观察对比,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或未来自己真正要找到的目标。
1.倒边

howjia002

2.倒角

howjia003

3.流口包口处理

howjia004

4.部件接合处理

howjia005

5.气孔做法

howjia006

6.钮的匀整度和钮/盖面接合处的修工

howjia007

7.出水孔

howjia008

8.花货的装饰贴工

howjia009

 

三、注重工艺难度:

任何一把壶,都有其相应的制作难度,并不是说一把壶越花哨越复杂就越难做。反之,有的时候,越是简单的素材,越难做出好的效果。纯手工做一把光素器,或许,做身桶要一天时间,做盖子要一天时间,但做壶钮说不定要两天时间,壶钮的工艺难度,有时不逊于做个身桶。而壶钮的工艺精制与否,直接反应整把壶的精工与否。故,无论新手老手看壶,必应先看壶钮。

howj2001

howj2002

壶的各个部分镶接,也需要很多的时间,作者要考虑泥料的调配,收缩比,制作时泥料的干湿程度等问题。镶接之后脂泥收缩之后会留下的不规则印记等问题……

howj2003

制作筋纹器一般分两种方式:

1.工具压线+贴片
百分之80以上的这类作品,第一次烧成后,压线的位置在壶内会有明显开裂,故需要补一道或两道脂泥后再烧方能成品。而补过的话,补过的位置泥色多少会有不同。若是压线做法的筋纹器,壶内完全没有补过的痕迹,则多数可能是借助模具搪出来的胚。

2.切线后做倒边
这类筋纹器为了保证切线时不至于切透壶壁,筋纹的内凹就不会特别的深,一般胚体会比常规的胚要厚一些。但切工和竹片压线工相比,切工会更加精准;线条也会比竹片压线的好看且流畅的多,壶内基本上不会有补,而且会保存相对完好的收缩纹和泥凳纹。切线法或许会在未来代替压线法,成为主流手工筋纹器成型工艺。

3.接片筋纹器
和方器一样的制作工艺,先用虚坨将泥片虚出形状后接片

备注:我没有接片筋纹器的实物图,大家可参考部分高手的梅花周盘壶,这个器形,多数人都是做接片的

howj2004

howj2005

 

四、注重实用性

1.三点成线

2.口盖紧密

3.出水流畅

4.把握舒适

5.重心协调
实用性,在一把壶的价值比重中,亦几乎占不到什么比例。作为一把很优质的上选精品而言,具备强实用性是件锦上添花的事。但即便在路边茶摊上花50块钱,也可买到满足上面这个五点要求的壶。因为绝大多数的纯粹实用器,在开模之前已经做好了这些条件的充分准备。

五、注重陶刻、贴塑和泥绘装饰

就老件和纯现代的陶刻装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年代之前一直到紫砂开创期,陶刻重视的是书法意境和画意。多构图简练、下刀谨慎,讲究简单中带出的不平凡和耐看,寥寥几笔间,人物表情面貌身形线条衣装等已生动带出。在那个时期,陶刻工的单件收入非常低,从业陶刻的人数比从业制壶的人数要少得多,故陶刻手每天要应对较大的工作量,由于甄选人才极其严谨,能够入选的皆非普通民众更,陶刻手亦无过多酒肉应酬及代工传闻(收入太低)。于是,从业者在工作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强悍的快手,那可是一天刻几十件以上流水线上飘过来的苦工。故80年代之前,甚少见精雕细琢的轻手点缀式慢刻。

什么是老件的好刻绘呢?一次刀锋划过,线条的曲直走向、深浅层次等已完整表达。古人最擅长的,是用最少的线条,表达最深的意境,此方为大艺。

纯现代的所谓陶刻,更多是攀模宋代写实笔意和画意,更多是精写细画,然后用针刀慢慢的抠出图样。画面华丽、布局美观,细致入微,滴水不漏,这样的效果能满足9成以上紫砂爱好者尤其是新生的喜爱,但是针刀细挑已经脱离传统刀刻工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多数人更愿意去做这种技术含量相对低的细刻活儿,哪怕多花点时间。毕竟,多数无甚文化底蕴的新人都比较容易掌握这门技能。

howj2006

howj2007

howj2008

 

六、注重泥料、明针工和窑烧温度

1.温度过高则颗粒尖出刺手

2.温度不足则手感干涩,易沾茶垢和污渍,吐黑会明显

3.温度合适则水色佳,手感温润
1.泥料差则杂质突显,颗粒色混杂不堪

2.泥料过于精纯细筛则绸缎面+无层次感(类似筛选法仅适合于纯朱泥和纯本山绿泥)

3.泥料粗细合理搭配则显紫砂之丰富砂质感
之所以将泥料放在最后一位,最主要的原因,是泥料在丁山制壶业者的眼中,几乎是零成本。只有新入门的同好才会以泥料作为选择紫砂壶的第一条件,拿不出什么优质好壶的商家,才会用泥料作为噱头去和新手谈价钱。一捆30斤的泥料即便要价10000元,一斤泥料也才300多块钱,一斤泥料常规来说能做两把壶或更多。也就说,一把壶的泥料多了也就是100多块钱。但一把做的还算像模像样的壶要多少钱呢?少说也得一千多。而在看帖的神仙们,丁山现存的“家藏泥”总量中,有百分之一能超过3000块钱一捆泥吗?显然是不可能到这么高比例的。而绝大多数是不可能超过1000块钱一捆的。故!泥料的成本在壶的售价中,几乎可忽略不计,切记,这才是事实真相!

七、需要避讳的事情

pottea001

1.不要过分执著于成型工艺

2.不要过分强调泥料的优劣和陈腐时间

3.不可轻易相信任何非紫砂历史传承下来的泥料名称

4.不可迷信职称=价值=品质的荒谬之谈

5.在跨过新手阶段之后,不可再执著于壶的实用功能大于审美标准的理论

6.不可追随市场行情判断陶手作品价格升降和未来走势,永远要以作品品质为第一追逐目标

7.不要过分的执著于壶的新老而忽视壶的品质

8.不可迷信于任何商家或任何陶手的一面说辞

 

八、购买前最需要注意的事项(请按顺序)

1.先看是不是真心喜欢

pottea002

2.再看做的是不是很好

pottea003

3.最后才看是谁做的

pottea004

 

九、笔者箴言

为什么借助石膏模挡胚的正面视觉效果会是“绸缎面”?而纯手工成型的壶,则是“波浪面黄豆质”。绸缎面的壶,在任何时候给人感觉都是规整、均匀、协调,但是看得久了,越看越觉得僵硬,越看越觉得木讷,这就是借助模子成型,在烧制后导致泥料颗粒无法挤压外凸,表达不出层次感带来的硬效果;而非手工打片,身桶视觉效果,不管你怎么转动都是一个弧度,是那种自然过头的更像是车出来的均匀效果。而泥门紧致度不够,在搪胚的时候向外舒张,而烧制的时候泥料向内收缩,无法与纯手工成型的壶颗粒紧致挤压状态向外凸出相比。爱好者最终选择了纯手工成型的壶的原因——手工成型的壶,依靠纯手工打片(接片/镶接),是做不到绝对均匀协调的。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基因,喜欢在不完美中寻觅到相对的完美或联想完美。当寻摸到绝对的完美之后,他就会把完美的东西抛弃,然后转而搜寻更完美的事物(这是天性,无法更改)。

pottea005
所以,纯手工壶,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能够满足国人这种难以改变的基因里的偏执。模子壶终究难做到自然、随性又相对均匀。所以我们见到更多的模子壶和仿手工壶,很多在泥料颗粒拼配和窑烧技术上下了大工夫,但最终不愿意面对能力受限的纯手工成型的先天不足。而我们在诸多其他场合或网站上见到的谈论到泥门效果或纯手工成型工艺的话题时,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冷嘲热讽,有的用歪门邪道想方设法证明“泥门结构说”根本就不成立。
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仿手工壶,或者说,他们都在卖模子壶。说得过份一点,越是反对越激烈的那部分同行,越是会拿着模子壶当手工壶在卖。但是骗人能长久吗?这些年下来,哪些人在认真做,哪些人爽了几年后,东窗事发然后销声匿迹的也有那么大几位了,众位同好自心中有数。

分类: 精选紫砂壶微信,标签: , , , , , , 。这篇内容的永久连结

发布留言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