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思桃形杯之謎

翻閱所有有關紫砂史料的書刊,幾乎都會眾口一致地介紹到一隻紫砂杯名叫《聖思桃形懷》。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聖思挑形杯》為清代乾隆年間一位名叫聖思的人所作。其高70mm,口徑10mm,另有杯托高35mm,直徑145mm,已故大師顧景舟評價為:“以桃為題材,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地誇張構思的美妙,技巧精湛,真可謂重鎪疊刻。憑其製作技藝,這件傳器堪稱一件傑 出的工藝品,是砂藝陳列流派中的代表性力作。”(《宜興紫砂珍賞》)

桃懷外壁口沿下有銘款:“闐苑花前是醉鄉,拈翻王母九霞觴。”下署 “聖思”二字,並鈐印為“聖思氏”。

傳說中的王母娘娘過生日,必用瑤池蟠桃,孫大聖因偷吃仙桃,被 罰下界,作者根據仙桃的美妙傳說創作此品。色呈赭紅,泥質溫潤細膩,剖半桃為懷體,杯底以桃葉,小桃村托,既突出了主題,又使結構嚴密精巧,杯把塑成枝狀,蒼勁有力。同時又製作一杯托,讓桃杯更具婀娜之勢,款銘意味深長,為紫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絕妙精品。時至今日,我對聖桃杯的藝術價值也毫無疑義,不過對此品的作者以及怎樣出現的卻產生許多疑團。

gfj46

這隻懷可以肯定地說是酒杯,從引用的兩句詩可以佐讓。問題是聖 思究競為何人?

顧景舟老先生說:“作者聖思,史籍上未見記載,生平無從考據。緊砂研究工作者韓其接先生在他《紫砂壺全書》中說:“項聖思,明崇禎至康熙年間人,幼時在宜興學藝,藝成後為蘇州拙政園主聘去制壺,善制古器,仿製諸家而漸入佳境,不失古樸風雅。別臻絕詣,所作《拙政園壺》,精交絕倫。”

聖思姓項,何以來的,則由懷托底面刻寫了一段文字:聖思相傳為修道人,姓項,能制桃杯,大於常。花葉干實無一不妙,見者不能釋手。二十年前,簡翁得此於燕市,歸而寶之。杯底葉小損,微破。名手裴石民,時方以‘第二陳鳴遠名於世,善為前人修舊。昨年用賓虹老人之意,為供春壺重配蓋。今歲復以鄙請,為此杯加一外托,中虛而涵納之,趾乃定。遂為之記略,兼揚其絕藝,以光於陶史為二美。

簡翁即儲南強,宜興名宿,聖思姓項,別號修道人,談到桃杯,都緣於此。

對項聖思此人,山谷先生的看法,有這般功力造詣的,竟然在史料上不論正史野史竟會毫無記載,卻只有儲南強先生一人知道?儲老先生又是從何處知道這項聖思的簡單生世的?這項聖思的手藝如此高明為什麼又沒有留下其他一兩件作品,韓其樓先生所云《拙政園壺》是何而知,有無見過此壺,
我以為聖思不是桃杯的作者,也不是明末或清代早中期的紫砂藝人。那其人是誰呢?究竟作於何時呢?以此桃杯為一無名氏所作,雖則沒有多少文化,然而悟性極高,或許有朝一日看到過類似蘇州博物館現藏的清代桃形杯之類的作品,立志要仿並超過前人。

而聖思又可能是這名桃杯作者的好朋友,因為平時喜酒,或者親友之中又為酒徒,或則有人要過壽置喜,而無名氏作杯,聖思為一名有一定學問的文人且會書法篆刻,因為刻款的兩句詩的原作者為唐朝的許碚,他的一首《醉吟》詩除了前面兩句,還有後兩句為,”群山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因為前兩句已點明了主旨,且杯壁難以刻下全詩,所以有前兩句也已足矣。”聖思”也可能是作者的字或號,喻”慎思”,喝酒多了往往會胡言亂語,這或許是此君對自己的一個告誡。因為從明代開始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從唐詩中的四萬多首詩中準確地找出一個與醉吟相關的詩句。宜興紫砂藝人大多識字不多以師徒相傳為技,有人會問為什麼一個作桃杯之人與題款之人後人都無聲息了呢,事物人世滄桑是難以預料的,至於後來此二人怎樣了呢?正是一個謎罷了。

———————————————————–

搜索【紫砂百科】點擊關注

關注紫砂人

和紫砂人關注的一切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