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壺和養壺

開壺和養壺的方法很多,各個流派眾說紛紜,根據我比較認同的“鹿守臣養壺法”為基礎,加之自己的一點經驗和見解來和大家說一說。

開壺

新紫砂壺的“開壺”很重要,猶如蓋房子打地基。用“冷水”浸泡12小時,以除“土”氣、去“燥”氣;接着用水煮。煮壺的特別之處是強調二點,一是,茶葉放到壺內,形成“壺外水、壺內茶”的狀態,這是“內養壺法”的起點。二是,水開後以文火煮40分鐘左右再停火。停火後,不要急於把壺從水中取出,讓壺在熱水中慢慢自然冷涼、醒透,讓壺吃透這“第一道”茶。用好茶、壺吃透是開壺的要點。

養壺
1.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過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2. 不同的泥料,搭配不同的茶葉來養。段泥、淡顏色的泥料:用綠茶和鐵觀音比較合適。如果用普洱這類湯色濃的茶容易把這類壺養臟。普通紫泥、深色紫泥的壺:用普洱、紅茶比較合適。鐵觀音泡養的紫砂壺一般都特別亮色,因為鐵觀音茶葉里含芳香油比較豐富。宜興紅茶比較特殊,它養壺效果一般都特別好,茶水的顏色不算深而茶葉中芳香油含量也比較豐富。
3.擦與刷要適度。新壺用粗點的茶巾,舊點的壺用柔軟的毛巾。鹿守臣認為玉有“盤玉”,紫砂壺亦有“盤壺”。砂壺的“盤壺”宜在濕壺時盤,熱壺、濕壺都宜盤壺,擦拭即是盤壺。用冷茶巾擦拭壺體一是有利於壺體的按摩,一是有利於壺內的茶汁增強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壺體“空隙”中活動、流動的速度、頻率。紫砂壺“內養”的核心就在於茶汁在壺體“空隙”中活動、流動的頻率與速度。這是守臣先生的獨到見解。對壺身的壺流、壺把轉接處,壺蓋的內口外沿、壺鈕等轉接處要細心擦拭,這些“偏僻處”容易被忽視,長期以往,容易積垢,會影響茶壺的整體養護效果。壺表淋到茶汁後,還可用軟毛小刷子輕刷,切忌用茶巾不斷地推搓。紫砂壺不用時也要養護。鹿守臣的訣竅是“干壺用干茶巾擦拭,決不能用濕毛巾;反過來,品茗時的濕壺,也不能用干茶巾盤壺”。
4.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壺的結構通透。每天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把壺內沖凈、不留殘渣,壺外用乾淨的濕茶巾擦乾水跡,擦凈茶痕。“天天凈身”,保持乾淨是養壺的關鍵。
5.人有星期禮拜,壺也要休息。壺越用越好,但用了十天半月之後,若“洗凈、晾乾”休息幾天再用、再養,更有利於壺的休養生息,更有利於壺肌理的再現。老藏家不會冷落了架上的每一把壺,也不會累垮了桌上的每一把壺。
6.不用“汗手”養壺。品茶講究“靜”,養壺也要講究“凈”。人汗凝固在壺上就是灰的髒的東西的積累,等於天天不洗臉,還往臉上抹黑。用“汗手”養的壺,用手摸粘手,有種油膩膩的感覺;壺看上去,有油感而無“潤”味,黯乎乎的無神。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