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玉毫條達”的上品兔毫?

160715001

要了解和認識宋人對建盞的審美標準,當然離不開古代文獻的記載。而宋徽宗對建盞的評價:“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無疑是當時最為權威的評判標準。

何為“青黑”,“條達”又該怎樣理解?早年對建盞的描述有“鷓鴣斑”、“兔毛”之說,為何後來發展為“兔毫”。“兔毫”是指兔子身上的毛,還是有其它內涵?宋徽宗這里指的“玉毫”又是什麼?凡此種種,當前都不甚明了,自然給人們認識和欣賞建窯盞帶來了很多困惑和迷茫。

我們先從“兔毫”的稱謂說起吧。從古到今,建窯瓷器的收藏者可能都沒有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古代為什麼稱建盞上面的毫紋為“兔毫”?為什麼不稱“羊毫”或者“狼毫”,為什么不稱“兔毛”,而要稱“兔毫”?對這個核心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建盞毫紋的好壞就等於沒有標準,建盞的鑒賞與評級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此,我們先看兩件兔毫盞,然後再進步探討該問題。

第一件兔毫

下面這樣的兔毫盞,現在市場認可度很高,完整盞很難見到,且要價不低。

160715002

160715003

這種深斗束口盞,比標準型束口建盞更高一些,是建窯盞中比較高端的器型。

160715004

160715005

這樣的兔毫紋,看起來相當漂亮。均勻、呈放射狀,色彩也很艷麗。兔毫又粗又長,在許多人眼裡,這應該就是“條達”的兔毫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兔毫質量只能勉強夠上中級。

這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近乎完美的釉面上。雖然光亮度還沒有達到頂級,可是釉面的平滑細膩,已經非常難得了。

第二件兔毫

當前市場上玩兔毫的,對下面這類兔毫盞相當推崇,甚至有人認為極品兔毫盞就應該是這樣的。

160715006

160715007

這種兔毫當地人俗稱“綠兔毫”,一般都呈放射狀,口沿褐色,盞中心呈墨綠色。

160715008

以現代人的審美觀來看,這種兔毫的顏色是很漂亮,紅綠黃對照分明,還有過渡色,多少有點素三彩的感覺。兔毫內外一致,分布均勻,毫毛修長,符合人們心目中對“條達”的認識。

按理說,這件的兔毫品級應該不低,但是在我的評級中,這件比第一件兔毫的等級要低。為什麼呢?

今天建盞的收藏愛好者們,常常以自己對兔毫紋的理解來判定兔毫質量的好壞。因此,經常見到一些玩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兔毫盞的資深玩家,諄諄告誡我們:不要試圖去判斷兔毫質量的好壞,沒有什麼固定標準的。一切都在於你是否喜歡。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可是,並不客觀,兔毫紋質量的好壞,事實上是存在客觀標準的。

一切都要從“兔毫”的稱謂說起。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古人對建窯兔毫盞稱謂的演變,就不難理解“兔毫”意味著什麼了。北宋早期,人們對建窯盞的稱謂是比較雜亂的,有“紫甌”、“鷓鴣斑”、“兔毛”、“兔毛絲”多種稱呼,唯獨沒有“兔毫”之說。而到了北宋中期,其他稱呼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兔毫”了。為什麼後來對建窯盞的毫紋不再稱“兔毛”,而要稱“兔毫”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早期建窯盞結晶毫紋分離不佳,經常關聯在一起,整個盞呈現褐色。故名之“紫甌”。隨後,技術有了進步,毫紋可以分離開了。但是結晶呈絲狀、比較散亂,與兔毛(兔毛絲)相似。故人們稱之為“兔毛”。還有些毫紋結晶顆粒更大一點的,這就是“鷓鴣斑”了。

直到最後,毫紋結晶技術越來越成熟。此時的毫紋結晶飽滿、圓潤、修長,與當時文人墨客常用的紫毫(兔毫)毛筆的形狀相似,方才有了“兔毫”之美譽。

那麼,按照上面所分析的標準,我理解的標準“兔毫”,應該是像毛筆筆端的那種形狀,上部渾圓、飽滿,下部修長、越來越窄。也有點像我們現在形容的的“蝌蚪狀”。“兔毫”紋的命名,從根本上奠定了建窯兔毫盞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社會,一件渾身上下遍布著天然毛筆端形狀的茶盞,自然是讀書人心目中的神品。

160715009

這就是“紫毫”毛筆的筆端。在宋代,狼毫、羊毫的毛筆還沒能成為主流,而文人墨客普遍使用的還是以兔毫製成的“紫毫”。所以,當建窯的毫紋結晶能夠表現出這樣的形態時,除了“兔毫”,再沒有其他任何稱謂比它更合適、更形象、更符合文人要求了。

明確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對“兔毫”欣賞、鑒別的一個客觀標準。我們再看第一件兔毫。

第三件兔毫

這一件也是屬於很經典的建窯褐兔毫。

160715010

160715011

器型不是很規範,內外都有窯粘,第一眼的感覺,肯定不如前面兩件兔毫。

160715012

160715013

160715014

可是,這件的兔毫質量卻要高於前面兩件。雖然說這件的兔毫質量仍然不算很好的,更稱不上極品毫。

回顧,我們前面提及的論據:兔毫應該“像毛筆筆端的那種形狀,上部渾圓、飽滿,下部修長、越來越窄”。依據這個標準,對前面三個兔毫,我們不難發現,第三件兔毫更像毛筆的筆端形狀。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三件的兔毫,會優於前面兩件。

不光是兔毫紋的形狀要相似於兔毫筆的筆頭,圓滑無分叉,兔毫紋的分布也要均勻,兔毫紋的色澤還不能太生硬,紋與紋之間還要清晰可辨。這一切綜合起來,決定著兔毫紋質量的好壞。

除了兔毫紋的質量,還有兔毫盞的器型,兔毫盞的釉面等因素直接制約著兔毫盞的品級。所以,一件高等級的兔毫盞,之所以稱之為神品,是因為實在太不容易了。萬裡挑一、十萬裡挑一也不一定能挑出各方面這麼完美的兔毫盞來。

我們再來看另外兩件兔毫。

第四件兔毫

這個器型就談不上規整,口沿還有一個大缺口,盞面基本還算完整。

160715015

160715016

難得釉面和釉水,兔毫紋的分布比較均勻了。但是,從整體來看,部分位置的兔毫紋有些彎曲,從口沿到盞心還不夠條達。兔毫層次感也出來了,底釉雖不算青黑,但也黑褐分明。

160715017

160715018

從口沿到盞心,這樣的均勻的兔毫分布,雖然仍有可挑剔的地方,但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樣的兔毫紋基本可以與兔毫筆的形狀相比擬,兔毫色澤中間深,邊緣淺,富有立體感。這樣的毫紋與底釉相襯就比較融洽了,看起來顯得協調、自然。

第五件兔毫

這件器型一般,屬於敞式束口盞,盞壁窯粘嚴重,釉水很好。

160715019

160715020

160715021

這樣的兔毫,均勻、清晰,非常漂亮。在市場上,能碰上這樣的兔毫盞,都認為到極致了。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兔毫“條達”的典範。應該承認,即使這樣的殘片,都不多見。

160715022

160715023

可是,按照我們前面的客觀標準,清晰、均勻、分層、立體感都達到了。可是,每根兔毫長短還不夠一致,上圓下窄還不明顯,還達不到前面兔毫毛筆“筆端”的形狀。這件的兔毫紋盡管還達不到極品、神品之標準,但也確實非常難得了。

由此可見,真正高端的兔毫紋是多麼不容易見到。它們為何能成為極品、神品,是因為沒有神助,靠人工的努力、靠技藝的精湛,無論如何都是達不到的。

本文的文字和圖片均轉自雅昌“後學無遮”,乃為一家之言,供大家學習、參考。原帖篇幅很大,本文摘選部分,並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略作修改和順序調整。

160715024

分類: 精選建盞天目汝窯微信,標籤: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