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開採、練製之謎(官方權威版)

早期紫砂礦泥的開採加工

(一)黃龍山礦區大面積露天開採時所攝的照片。

說明:紫砂礦泥是與做缸做粗陶的夾泥等組合在一起的,以前是在洞裡採,照片上的是上面的石山已搬光,架土已清除的露天場景,其分布有組合走向、有深有淺,並不存在單獨的紫砂泥礦區。

圖片攝於2003年

(二)介紹其中一個斷面紫砂泥與其它陶土組合的分布情況

說明:一般地說,紫砂礦泥只占總礦泥量的3%-5%。

原始開採時,規模小開採品種相對單純,但紫砂礦泥礦層較薄不是單獨存在的。很多人出主意保護紫砂礦源只要把紫砂礦井管起來,最好的泥給大師、高工,好的給工藝師,差的大家用,實際上這是不切實際的好心,現實中市場經濟已調節得很合理了。

 

(三)1.多年開採變遷示意圖

說明:露天開採的概念就是山下面,在大小礦井間開採。

2.記憶中的位置分布圖

 

現在先從小宕口說起(較淺層的紫砂泥開採):

(民國時期留下的小宕口)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因為沒有電能及機械動力的介入,沒有應用爆破等科技,因此這時紫砂礦泥開採,應該承襲著幾百年來,一以貫之的開掘規模與效應。為此我們向現年80歲夏龍保、65歲的曹乃峰老師傅了解了以下情況,夏師父20歲便參于黃龍山開宕。1947年尋找泥宕的方法是先在黃石山凹處的石底腳處試找“眼口”,由“眼口”引進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進、見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採“眼口”就成了“宕口”。那時山上總有幾十個“宕口”在採泥,“宕口”的名稱一般均以開挖人名字而定。“宕”即洞,挖進三、五尺(一米多)就需用就地的黃石塊搭圈,以拱圈支撐,凡挖進一、二米就需以石砌拱,以防塌方之危險,挖之洞不能太闊,約一米多,窄時要側著進出,高度一般只一人多高要看挖掘時周邊泥層情況,低時人要爬進爬出,有時會遇到“龍骨”(特別堅硬的黃石),它鑿不動但可借作支撐架。當時的主要挖掘工具名稱叫“大鋤”,
以簸箕裝泥,短扁擔(不到一米)挑運,因洞內窄小,坡度又大,一般進洞後馬上下坡,最斜坡度有三十多度,要爬上爬下,非常難走,宕中平道極少,因紫砂泥開掘的大多是塊狀,如煤塊。故成塊的泥可以用手搬運,深進後的照明是豆油燈,燈油少,不能用火油

三米不到要放上一盞,採掘深度一方面看可採泥的走向,有時可分道分支挖進,如遇塌方只能停開採。開採一般不會太深,進深了勞動力大、不合算。燈光弱,空氣不夠,洞中進水時,排水有困難,及挖到地下水這些都是停開原因,因此小宕口開採,往往會上下幾層或串插而過,小宕口開採并沒有折拱圈回採的情況,回採是大礦井幹的事。據他回憶,他們最進深時曾有四、五十米。大約在抗戰以後,掘泥師父何二小發明用石匠鑿石方法(用較長鐵鑿釘縫,以柄長二尺的鐵鎯頭敲擊)採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當時也算一大創舉。以上開採一人一天大約可以出泥一千多至二千多斤,開泥時夾泥比紫砂泥好挖,故紫砂泥價格一直較高,本山綠泥是紫砂礦泥中的夾脂,出產極少,紅泥只是更少量的,偶然出現在龍骨下面的貼層,較集中的紅泥出產在趙莊的露天嫩泥礦中,據紫砂廠原料車間老主任說1963年他去礦上選泥時那里有個叫龍眼潭(水塘名),據說裡面出過特別好的紅泥。

總的看,當時黃龍山紫砂泥屬淺層的單一小洞井開採,挑出的泥容易分類,刪選出等級。據他們說黃龍山淺表層的紫砂泥以往南北兩面一直有好、差之分,北面山下的泥純良,南面山下的性格暴燥,這是做坯人的感覺,是二區結構特點有區別,若作化學分析、其成份二者可能沒有什麼區別。

在掘進採泥時,關鍵時要請有經驗的師父敲打洞頂的聲音,以作防範,以往出現塌方壓死人是常有的事,所以說挖宕是吃“陽界飯”幹的“陰界活”。當時的黃龍山礦區東段屬臺西,西段屬趙莊,北面一塊寶山,南面一塊屬白宕,故在歷史專著上紫砂泥之出處多有涉及,曹、夏師付是在農民開的臺西宕口,不屬陶瓷公司的原料總廠管,這樣的原始開採一直延續到1965年才開始打洞用黑火藥放炮採泥。這種開採的情況完全符合《陽羨名壺系》周高啟所描述的“出土諸山,其往往善徙,有素產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實山靈有司之,然皆深入數十丈乃得”即明代所述。

原始運輸:石山無路,,開出的塊狀礦泥是用木製獨輪車(狗頭車)載運至山下河邊。

運至山下河邊、後挑到船上,分頭運送到各個練泥磨坊,儲存備用。


運輸的發展變化:

1956年開始用橡膠二輪車從山上往山下河邊運泥。

1965年原料總廠開路向礦井用汽車運輸,也有礦道里礦車出口即倒到汽車上的。

早先紫砂泥的加工過程

泥料磨坊主把各種不同質地的塊狀泥堆積、陳腐數月,後分類攤場,經風吹雨打、塊狀自然風化。呈豆粒大小之顆粒後,用石磨(即與磨面粉、米粉同樣的石磨,其齒略有改動)磨成細粉,石磨有一人牽的小磨

三人牽的中磨

也有量大用牛、驢拉的大磨。

牽出的灰粉按做大、中、小件產品及粗貨、細貨的不同要求用粗細不同網眼的篩子(與篩面粉的篩子相同,本人所見,五五年前上袁村東頭董順元其子董連大就是個較大的紫砂磨坊,是大石磨牽粉,養二、三條牛,當時還見到了用箱式封閉的、腳踏碰碰篩篩泥粉。也看到泥攤在磚頭地上及用很大的(四平方米左右)竹匾分類裝著。)人工篩灰(過去全憑經驗,現在講目數,一般適中為40目,粗的20目,細的60目)。過篩後的粉末放到圓底面缸裡加水調和,然後掇成一尺多長的長方元寶形濕泥塊(每塊約三十多斤)這叫生泥

當時的品種大略分為“底槽青泥”、“中槽紫泥”、“野山紅棕泥”三個主要檔次,或有特別好的小批量高檔用泥。(這些好料大部分由高檔壺制作者製作商號直接從礦源地購進,在自已家裡單獨磨練的,其顆粒粗細可按創作需要進行處理)“生泥”由做坯的買回去後放在厚泥凳上用木槌捶打

(一)木槌

(二)捶泥

(三)捶扁

(四)刀劃後累積

反復近二十次,直至看到刀劃過的斷面發亮,才能成為做壺用的泥,稱為“熟泥”,我小學初中讀書時經常幹這種活,捶練時若在生泥上加些已用過的熟泥做“引子”捶練的次會大大減少。此時的“熟泥”比起今天真空抽練的“熟泥”要酥很多,打成的泥片定要用泥簽子從泥凳泥片中牽開,才能拿起泥片,只有用過手工捶泥製作的人才又此體驗。

 

手工捶泥的通常是誰做誰捶,當然條件好的有用徒弟捶、下手捶或專人捶,1957年至1959年紫砂成型工場裡是每工場二、三個槌泥工供二十人左右做商品壺的工人用。

1955年成立合作社初期,紫砂工場製坯用的泥是由中袁上的磨泥坊主邱富用船運到蜀山南街工場的,當時的泥庫築在後園靠山上的小洞裡的。一九五七年紫砂工場搬到現紫砂廠址時(新工場)的泥料也是由木石材的徐和尚的磨泥坊用船送到河邊,運進紫砂工場備用的。應該肯定,1957年前紫砂製壺用泥的開採,加工,捶練是基本統一的。

近來紫砂泥開採的變化

黃龍山夾泥、紫砂泥開採到1955年以後分二個部分發展,一個是屬工業生產,另一條線是屬農民靠山吃山,(他們的小中宕口一直開到2000年)所以發展中電動、機械化的進步二者大有不同。

據宜興縣工業志記載,1955年七月成立了宜興採礦公司,十一月接管了黃龍山礦區15個宕口,1956年四月成立黃龍山礦場專門開採夾泥、紫砂泥。1957年始用八匹馬力的救火機來排除宕底積水(此時局部已有電力照明),1958年下半年陶瓷公司成立了原料總廠,改造黃龍山紅旗宕,定名為1號斜井,拓寬巷道,寬1.8米,高2.2米,用黃石砌旋,每了隔0.6米再砌一黃石旋,以防坑道塌方,1965年改造2號斜井,主井標高11米,副井標高14米。1992年由國家投資2.58萬元,新建黃龍山4號井(斜井),每層開採,開拓深度36米,分層為7米,1985年五月興建二期工程,1979年八月開始建黃龍山5號井,開採夾泥和紫砂泥,礦井由鐵軌礦車運泥,電鑽打眼爆破。1984年10月國家投資5萬元,試用濕式電煤鑽打眼,“空房懸頂”有軌無底柱分段落礦,中深孔回採新工藝,人員進出有升降機,礦泥則由皮帶傳動運輸。

先進的開採提高了效率,但紫砂泥就會混在夾泥裡去做大缸、或粗陶,故紫砂廠一度提出由紫砂廠出人到礦井外來挑選出紫砂泥,並答應凡選出的泥加價購買,這樣才保證了紫砂廠用泥的需要量

原料總廠到1997年因陶瓷公司原料總廠嚴重虧本,無力排除井下地下水、以使最後的4號井停產,這樣只留下臺西大隊屬區裡的小規模露天開採,此時黃龍山的石頭基本開光。2003年開始大面積開採,2004年元旦市政府全面停止黃龍山礦區的開採,過去的宕口,礦井經露天開採,現今成了一個面積約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水池。

 

近來紫砂泥加工的發展變化

1958年蜀山陶業合作社(包括紫砂工場)與合新廠合併後成為紫砂廠後才成立粉碎車間的,不是原料車間也是因為主要任務是粉碎紫砂泥料,開始也用石磨人工牽粉,1959年才用電動石輪碾碾泥料。

1958年大躍進曾想用注漿法成型,故加工紫砂泥漿但由於性能不適,注漿成型就停止了。

1962年裝了雷蒙機當時只開了一次,每小時出粉三噸,一天要二十多噸,可供十多天用泥,此時紫砂成型工人大批下放,人數少,故中間曾停過一段時間,仍用石輪碾泥。

1963年後一直用的雷蒙機。(主要靠兩百多斤重的 4個鐵球滾動撞擊粉碎泥料,故泥粉顆粒不單一。)

人工捶泥“由生泥至熟泥”,1966年紫砂廠由陶瓷公司撥來了真空練泥機,由于不會組裝放了二年後才裝機使用,期間曾把生泥送到精陶廠去抽真空後運回紫砂廠給成型工人做坯,由于韌性增加可塑性好故廣受製作工人的喜愛,但高檔藝人們覺得製作特性改變後,有礙創作作品效果的發揮(表面容易起小波紋感覺)。

紫砂廠由於人工篩乾粉時的粉塵危害,約1970年後有關領導曾撥款改用紫砂水輪碾成泥,即瓷泥的處理方法,碾礦泥時即加水磨成泥漿,再把泥壓送到濕式壓濾機裡去把水擠出來,就是這道工序不會過關,紫砂泥裡的水份不易擠出來,壓濾時成了荷色蛋,外面已很乾,中間還是泥漿,多次把鋁質壓濾板壓斷,重復試驗還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搞了一年多結果以失敗告終。(發洪水時,若是用紫砂泥堵門壩它不會被水溶化,那怕十天半月。)

乾粉篩泥大約在1975年左右用雷蒙機風力吹動方法代替了篩泥,粉塵問題才略有好轉。(紫砂二廠成立後粉碎用破碎機粉碎)紫砂廠粉碎車間至1998年改製2000年停產。

當今做高檔壺的一般又恢復到原始方法用石磨磨粉(會有用電動力帶動的)

手工加水和泥併人工捶練。

從1993年開始分散為小的練泥作坊,也有很多家庭個體搞泥料的,他們用的是石磨或破碎機飼料機粉碎,練泥用小練泥機,小真空機的,

練泥的方法到確實是多有妙法,各不傳授。在這裡還需談一下紫砂泥的著色的情況:

早期紫砂器呈色的效果,主要是由原礦泥本身的各種化學成份含量的差異,以及燒成時火候的高低不同這兩大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包括燒次、即非人為窯變的各種發色,及人為的“捂灰”,掌握得當變成全黑色。當時“捂灰”只是應用於高檔壺燒次變色成次品後的補救辦法,方法是把需“捂灰”之壺放在掇罐裡,壺的裡外塞滿稻殼裝在龍窯最下段燒成中受強還原焰的影響,變成黑色。那時人們追求色彩的變化也只是在幾種不同的基泥的混合拼成中追求色彩變化的理想效果,沒有摻用化工著色劑這樣的現代科技手段。清代中期由景德鎮傳來的爐均彩繪裝飾,其色料是用在紫砂器的表面,經二次低溫燒成,為大家知道的爐均釉。

紫砂化工著色劑的運用,始于抗日戰爭時期,宜興職業技術學校的王世杰老師的實踐。是他開始在本山綠泥裡適量加進氧化鈷,燒成後就變成了墨綠色;紫砂泥裡加入適量氧化錳後變成了黑色……這種人工的變色技藝在當時並不普及,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但由於氧化鈷價格昂貴,又不易磨細,因此大多只作化妝土為紫砂器表面作裝飾之用。

由此綜觀1957年以前出品的紫砂器,除墨綠泥、黑料作化妝土外,紫砂器的各種色彩全是原礦泥的燒成色,其變化均是二種或幾種比率各異混合後的呈色。凡1957年前用茅草作燃料燒成的龍窯裡出品之紫砂壺、表面不論高、中、低檔的壺,多會有小小黑色的熔出點(俗稱鐵質,其實並非鐵質),以及在陽光側射時所反映出的小小的雲母光點來,這是純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徵;而這兩個特徵卻被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掀起紫砂熱時誤判了,以為這是疵點,從而在購家誘導下千方百計地加以去除,故歷史上的老壺多會有以上二個特點出現。

1958年開始紫砂廠原料車間開始有了拼料泥,即球磨機把氧化錳球細後加水,以黑料水來調泥,這樣顏色容易調和,(拼了錳的泥紫色就加深了一些,故此法也一直延續使用。)七十年代也有高檔壺裡拼進了一點點氧化鈷的,這樣的紫色有特殊的光彩。因為氧化鈷特別貴,只是少數人偶爾使用。

泥料勘探儲存情況

1955年成立宜興縣採礦公司,1962—1966年江蘇省地質局第六隊對宜興市丁蜀鎮附近的黃龍山、南山、白泥礦區進行了較系統的礦產地質普查,並重點對黃龍山甲泥、紫砂泥進行了勘查,1966年專門成立了宜興陶瓷公司地質隊,在宜興境內找礦勘查,1976年起宜興陶瓷公司又專門組成了陶瓷原料科普小組,對宜興地區55個重點陶土礦床(點)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其間發現了大港、省莊、銅官山等處的小紅泥和紫砂泥的開採。1984年10月,勘查到青龍山下有儲量500余萬噸的優質青龍甲泥,其中可露天開採的40余萬噸(其中亦有一定數量的優質紫砂泥)。

到1990年底止,宜興境內勘查發現各類陶土礦床(點)102處,其中甲泥礦28處(均有紫砂夾其中),白泥礦36處,嫩泥礦21處,紫紅泥和小紅泥礦12處,瓷石(土)礦5處,探明儲藏量為7300余萬噸),其中紫砂泥估算,探明儲量和保存有量均為90餘萬噸。

甲泥和紫砂泥的礦床分布於青龍山和黃龍山,湖父——洪嶺——巷塢——低坊一帶;宜興林場——平源——滏裡一帶;以及西梅園和雞籠山——楊店——深洞一線。

—此文撰寫于2007年

本文轉載於長樂弘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