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紫砂器鑑定專家周俊:成型工藝是紫砂器斷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杭報集團餘杭晨報4月28日訊(記者 陸文華)27日下午,杭州市藝術品行業協會、恆廬美術館、恆廬紫砂藝術館共同舉辦《早期紫砂壺的品鑑》培訓講座,紫砂藝術家、古紫砂器鑑定專家、蔣蓉弟子周俊主講。周俊認為,成型工藝是判斷一件紫砂壺製作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周俊在《早期紫砂壺的品鑑》講座上概述了明代以來紫砂壺的製作歷史、製壺名家,分析紫砂泥的類別,強調紫砂器成型工藝對於古紫砂器斷代的重要意義。周俊說,了解紫砂器的成型工藝,並結合器型、泥料等特點,才能真正把握一件紫砂器的斷代問題。從漢罐等歷代出土的器物來看,宜興製壺藝人一直傳承著最為原始的製陶工藝,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大缸、小罐等日用陶器,還是精巧的紫砂器,都是沿襲打泥片圍合成型,即泥片鑲接法的傳統工藝。直到1958年開始,宜興引入了石膏製壺模具,才改進紫砂器成型工藝,大幅提高製壺工效。因此,從紫砂器成型工藝等方面,可以基本判斷一件紫砂器的製作年代。

周俊說,紫砂器採用最多的為紫泥。紫砂廠一般分為紫泥、拼紫、拼黑;紅泥、墨綠泥;還有一種存世量最少的則是本山綠泥。清乾隆年間,製壺名家邵大亨採用的紫砂泥較為講究,泥料純凈、細膩,比重大、密度高,燒成溫度也高,被譽為「邵家泥」。同時期的另一位製壺名家楊彭年則講究氣度,泥料顆粒質感豐富,與「邵家泥」形成很大的差異。清中、晚期,文人墨客紛紛在紫砂器上題刻書畫,紫砂壺供不應求;到了民國時期,紫砂藝術再次出現飛躍,湧現出「金鼎商標」、「鐵畫軒」等知名紫砂器品牌。

周俊總結,我們要從紫砂器的成型工藝、泥料、器型、氣韻等方面,綜合判斷一件紫砂器的製作年代。其中,成型工藝是紫砂器斷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ollect/p49epj.html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