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學習普洱茶必讀25大關鍵詞

很多普洱茶愛好者,面對普洱茶時不知從哪裡開始,也不知如何學習、品鑒普洱茶,推薦你收藏、細緻、耐心的讀完,會對普洱茶有個很大的“悟”與提升。。。

1、普洱茶的水性

普洱茶湯飲入口腔,所引起各種口感,除了提過的味道部分外,其他的歸到水性這部分來介紹。水性可以分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則是一些負面性能影響品茗情境的。

  滑:滑是最柔和的感受,比如將最細純豆漿或愛玉仙草,含在口腔里有一種至柔感。滑會使人有溫和舒順而親切,也會使人心神比較安適穩定。

比較陳舊或熟的普洱茶,其水性比較滑。早期的敬昌號、江城號、普慶號等普洱圓茶,以及七○年代厚磚普洱茶、七○年代白針金蓮普洱散茶,其茶湯都表現很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尤其現在生產的新普洱茶,多半是以熟茶方法製造,水性大多能表現醇滑,有許多人就因此而喜歡飲用普洱茶。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隨着陳化時間越長,表現得越為優異,最後達到化的境界,這也就是構成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要之一。

  化:「入口即化」同樣是陳年好茶和好酒的表徵,普洱生茶的水性要達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須要貯放六七十年以上,而且還要在比較理想環境中陳化。熟茶要比生茶容易得到化的水性,如那批七○年代的普洱厚磚熟茶,只有三十多年陳期但其水性漸漸由滑而轉向化勁之中,六十多年的末代緊茶,八、九十年的同慶老號普洱茶圓茶以及紅芝普洱,已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了。一般經驗告訴我們,普洱生茶所表現的勁道要比熟茶來得高雅,因為熟茶的水性較粗厚,化的感受總沒有像生茶那樣的活潑清逸。但是生茶的陳化時間必須長很多,才能與普洱茶的化勁道相等。「入口即化,喝了沒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時,對茶湯水性最高境界的讚歎語。

  活:活潑的水性,是各茶種品茗者一貫重視的茶湯優美的表現,在口腔中生成一種活的感受。活的口感如同陳韻一樣,是偏重於比較抽象性,也都是靠個人多次實際品茗中,培養出鑒別能力,無法以文字或言語描述,非從實際體驗而難以言傳。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倉普洱生茶茶湯,才有較強的活性品味。在製造過程中,經過一定程度渥堆發酵的普洱熟茶,以及生成霉變的濕倉陳化普洱生茶,這兩種普洱品都會增加水溶性物質成份,而且越是重發酵或越是重霉變的,越增加茶湯中的水溶性物質,茶湯顏色也越深濃,甚至成為黑色。水溶性物質的增加,直接影響水性活潑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倉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現,活性能給人活潑、愉快、力量的感受。

  砂:喝過茶湯之後,口腔內有一種砂砂的感受。如同喝了一碗紅豆湯,留下口中那種濃砂感受。這種砂砂感受會帶給口腔一種舒服的感受。

砂的口感主要來自普洱熟茶茶湯,而且是有較長陳化期的茶品。三○年代的佛海鼎興茶莊所生產那批末代緊茶,可能在曬菁時,延誤了時間,促使自然發酵過多,變成了熟茶緊茶;還有七○年代初期的73厚磚茶熟茶,這兩批茶葉為比較陳舊的熟茶茶品。凡喝過這兩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過口腔感受,使人有一種粗獷而濃郁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則不易見到。

  厚 薄 利:普洱茶水性在還沒有到達化勁之前,有厚、薄、利分別。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受,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實或輕薄浮蕩或刃利難受之感。

水厚和茶湯並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質地的關係,茶湯在一定的強度,溶於水中物質成份較多的,在口感上覺得會比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稱之越厚,或越稠。濃是沖泡技術上的影響,同樣一泡茶,茶葉浸泡在熱水中越長,茶湯就越濃,也就是茶湯的強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時間很短,茶湯便會顯得淡淡的,與水性厚薄無關。往往厚、重以及甸實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說茶湯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實,其義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無紙綠印圓茶、鳳山茶菁的福祿貢茶,茶湯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湯水性,使人感到飽滿而實在,帶給品茗者有較平和穩定的心境。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湯喝到口腔里,沒有坦蕩舒張氣勢,水質也感受輕且蕭條。由於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調,使品茗者生成了輕浮、薄弱、不安穩而抗拒的感受。灌木新樹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品,和一些邊境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顯得單薄。

利是因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觸及利刃的感受。會引起單薄、偏激、難過的感受,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絕的作用。通用邊境普洱茶或現在新樹茶菁所製成的新鮮青餅普洱茶品,茶湯水性多半會出現刃利現象。普洱茶經過長期緊扎密封,茶身很乾燥,開封后立即沖泡品飲,茶湯水性常常會顯得薄,甚至會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開封有將茶置於較寬大容器中,以使茶葉回氣一段時間,約十幾天或一個月,茶湯自然能表現出其應有的水特色。

2、普洱茶的自然

真普洱的長,其生命歷程必須是自然。

普洱茶的生命歷程,這裡是就狹義而言,指普洱茶成型後開始,那段漫長的陳化過程。普洱茶與其他許多茶類不同的是,它必須要有一段貯存的歷史過程(普洱綠茶除外)。自然走過的歷史,才能表現其真實性。普洱茶必須自然地從歷史歲月走出來,才能展現它的真實性。

能夠認知而鑒別普洱茶的生與長,才能有足夠的能力,隨心所欲地去品嘗普洱茶。雖然各人所擁有的感性情懷不同,但普洱茶的真性卻只有一個。比方在觀看紅色時,由於各人生理上的差異,而對紅色的感受有所不同,卻都有這是紅色的共識。我們的視覺、味覺和嗅覺標準,雖然有着很大的差異,也影響了對普洱茶的感受,然而大家已經能從普洱茶得到一個穩定而真實的自我標準,也就應該有了品評普洱茶條件和能力了!

3、普洱茶的茶氣

氣在中華文化中佔有極重要地位,也是我國古來常規中非常寶貴,同時更是獨有的文化資產。在西方國家的文化里,向來都未曾有過氣的概念,尤其他們比較重視科學,而科學的功能又未全面開發的以往,雖然有機會接觸到中國的氣的資料,但未能透過科學來剖析,常常被西方視為不切實際的迷信或神話。

4、普洱茶的味道

普洱茶常有甜、苦、澀、酸、水、無味等以上數種的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時有多種味道共同並存。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夢寐以求;苦和澀本來就是茶葉特有的味道,尤其老茶手多半喜歡有適當的苦澀味道;酸味和水味卻是大家所不喜歡,普洱茶應盡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於無味雖並不是味道,但是習慣性將淡而無味視為普洱茶的味道,也是無味之味了!

  甜:普洱茶屬於大葉種的茶葉,成份相對的就很飽和濃厚,經過長期陳化、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後,慢慢釋放於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沖泡到後面,甜味越來越濃。在普洱茶的行列中,紅蓮圓茶和圓茶鐵餅,本來是用同一批普洱茶為原料,但不同的製造方法,這兩種茶都有蜂蜜的甜味,是其它普洱茶所不及。

我們普洱茶品茗的愛好者,深深體驗到,只有以生茶茶菁製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湯中的甜味,為純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而普洱茶的甜味,都以老樹喬木茶菁,生茶而干倉陳化的最好,最能表現甜味。

  苦:普洱茶之所以會有苦,是因為其中含「咖啡鹼」,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為這些「咖啡鹼」,對人體神經系統引起了興奮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並非透過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從略帶苦意的茶湯,達到回甘喉韻功效。以比較幼嫩等級的茶菁所製成的普洱茶,都帶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針金蓮普洱散茶,或者現在生產比較高檔幼嫩的普洱茶,都帶有苦味。至於對苦味的處理,都是以沖泡方法來控制。同時也視各品茗者對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適當的苦味茶湯。

  澀:常聽說「不苦不澀不是茶」,其實陳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陳老普洱茶,已經不見苦澀了。沒有了苦澀,而仍然能表現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稱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較強的「陽剛性」普洱,有口感比較溫順的「陰柔性」普洱。哪些剛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澀的程度而定,是最具體辨別方法。

茶的澀感是因為含有「茶單寧」成份,普洱茶是大葉種茶菁製成的,所含的「茶單寧」成份比一般茶葉來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濃郁,也是澀的口感特強。適當的澀感對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澀會使口腔內肌肉收斂,而生津作用。澀可以增加普洱茶湯的剛強度,也滿足口感較重的品茗者。依據我們品茗者的經驗所及,生產在雲南中部,在猛庫、猛弄和鳳慶一帶的普洱茶,是屬於苦底的。沖泡苦味和澀味都需注意其技巧與個人接受度。

  酸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當然在普洱茶品茗時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現。茶葉製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這些帶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經過三、五開沖泡後,有的酸味會逐漸減少。酸味是品茗者不願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鮮的茶葉製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處理不好,也會形成茶葉有水味。而普洱茶為什麼變成有水味?卻沒可靠的資料佐證。

現在生產的那些比較輕度發酵普洱磚茶,多半是有水味的。水味帶給人稀弱敗壞而不新鮮的感受,也是普洱茶品者所排斥接受的。

  無味: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這可能與貯放陳化的年份有關,一百多兩百多年陳期的金瓜貢茶,其評語的是「湯有色,但茶味陳化、淡薄」。無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禪境,此種無比高尚境界,在數百種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獨有了。雖然普洱茶茶道是參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時也處處充滿禪機。

5、普洱茶的喉韻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藥用,爾後再用來解渴。解渴的首要條件,就是喉頭得以滋潤,並立即刪除緊箍的乾涸。喉韻一向都是最受品茗者的青睞,尤其較資深品茗的高手,也多極重視喉韻特色。更以喉韻特強為標榜,而抬高茶品售價。普洱茶的喉韻可以分為甘、潤、燥三方面。

  甘:甘的品味是比較涵蓄,不像香那樣飄逸。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隨而至,常說「苦盡甘來」。有許多的品茗者,所以喜歡帶有苦味的茶湯,就是因為苦後而能回甘。但也有不苦而甘的東西,如中藥材的甘草,入口不苦卻有甜而甘的品味,普洱茶也有不苦而回甘的好茶。

茶多半是先苦後甘,鳳山茶菁製成的福祿貢茶,是苦味的茶底;以及猛海芽茶製成的白針金蓮,也是苦底的茶湯,都能夠表現苦盡甘來。同慶老號圓茶,陳期近百年,苦澀味全消失了,但飲後能有微微回甘的喉韻,持續甚久,的確是好普洱茶。早期的紅印普洱圓茶,採用較嫩茶菁製成,陳期已逾五十年,有蘭香,略有些苦底,多衝泡幾開後苦味不再,其回甘相繼不斷,效果特好,是普洱茶中的極品。

  潤:現在飲茶的第一目的,已經由最古老時期的治病,而成為解渴去悶。潤喉則是解渴的第一步驟,再是補充足夠的水份,因缺乏水份而生成的鬱悶,立刻得以消除,胸懷舒暢。喉頭得到滋潤,渴象就可以去除。品飲到能使喉韻潤化的茶湯,雖然沒有口渴現象,卻越喝越想喝,是因為潤感使人有安穩、充實、舒順而滿足感。一般喬木老樹的普洱茶,經過適當陳化後,都能達到「喉吻潤、破孤悶」的潤化境界。

  燥:有毒的氣體或有些太強的烈酒,都可能刺激喉歌肌肉緊縮,甚窒息難以呼吸。茶湯水性如果太利或太過苦澀,也會使喉頭難受,生成干而燥的感受,強烈者影響吞咽困難。一些以雲南省外或邊境茶菁製成的普洱茶,因為質量不好,雖然苦澀不也有稱為「鎖喉」。燥感除了喉頭極不舒服且難受外,給予品茗者情緒不穩,神意焦慮,心境不安等。

6、普洱茶的茶香

我們所介紹的普洱茶茶香,是以大葉種喬木普洱茶品為主。雲南普洱茶還有其他,如小葉種、變種的中葉和灌木的普洱茶品等。倚邦茶區和猛海茶區都有小葉種的茶園,尤其倚邦茶區向來是以小葉種普洱茶茶品,聞名於全國,且最受清朝宮廷中的喜愛。

茶香留新鮮,淡荷芳蘭野樟飄

香是品茗中最表面性的鑒賞,口味香純屬嗅覺感官,也是最直接而且本能所及的。

普洱茶品茗對香的處理和其他茶種有所不同,是把香當做一種暗示,透過特定某種的香,告知且證明該種茶葉有了特定的條件。由於對這些條件的認知和認同而生成美感,對香的本身品味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其實,普洱茶是長期後發酵茶種,也是全發酵、重發酵茶,其所能留下的真性原香,多半是非常薄弱的,然而這些薄弱原香,在普洱茶品茗者的心目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不是因為香帶來了直接的美感,而是由香提供了暗示功能,透過普洱茶原香的暗示,告知其茶菁的級次,其製作工序是否新鮮,其貯存過程是否自然,也就是透露了普洱茶的真性。由於知道了所認同的普洱茶真性,而生成一種共鳴,一種美感的共鳴,因而也得到了美的感性滿足。

普洱茶的香

有人到過雲南一趟回來,就在媒體上發表高見,說最好的普洱茶是青綠沱茶,理由是沱茶用最細嫩的普洱毛茶而成。這位茶藝界專家,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毛病,他是以某一種茶的條件,套到所有的中國茶種上,那是最典型的張冠戴了。普洱茶通常分為五級十等 (或十級),第一等是最細嫩的,第十等就是最粗老的,而細嫩與粗老並非代表質量的優劣或好壞,只是區分茶葉的老嫩級次而已。不同老嫩級次的普洱茶葉,所泡出的茶湯有不同的品味,而且各有其特色,不能相比較,只能說各人有所好而已!而且,普洱茶樹種類有多種,茶區大環境也各異,茶香因而變化多樣。品茗界多以六大茶山易武山,大葉種喬普洱茶為具代表。

7、普洱茶的生津

津,唾液。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順,另方面可以滋潤自已的生命。健康者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都很充足。時時有感口乾舌燥,喉頭緊鎖,身體必定是出了問題有了毛病。品飲茶湯後生津,不但能舒順喉韻,滋潤口腔、營養生命,更能提供品茗的精神藝境。普洱茶是大葉茶種,茶葉內涵成份特濃,生津功能特強,普洱茶是以生津為主要特色之一。

8、普洱茶的蘭香

用次嫩的三、四、五等普洱茶菁製成的散茶、圓茶,都有蘭花的香。如遠期的同慶老號圓茶、期紅印圓茶和一些大字綠印,都是以次嫩的普洱茶菁製成,泡起來會有芳蘭氣的蘭花香。就上面三種圓茶而論,遠期的同慶老號圓茶已經剛剛跨越陳化巔峰期,茶性已有趨向減弱之勢,蘭香也逐漸在消失中,應該加以密封而使之停止繼續後發酵陳化。有部分的普洱茶在久遠陳化歷程中,沒有得到妥善保存,包里的竹箬破碎了,已不成筒而散成單片,甚至變為散茶,因而發酵較為快速,蘭香已經極為消弱。至於那些大字綠印,由於陳化期甚短,或在陳化過程中受到太過密封,或倉貯過於乾燥,陳化發酵程度還很淺,蘭香很明顯,但顯得衝勁極強,不夠忱着細膩。遠不如同慶老號圓茶的蘭香,那麼純正幽雅,也沒有那麼迷人的魅力。

紅印中國茶葉公司雲南分公司生產的紅色字的圓茶,俗稱為「紅印」,確實是一種茶性優良而多變化的極品。紅印最早在一九三九年間范和鈞時代,開始由雲南猛海茶廠生產,一直到五○年代末都陸續有製造銷售,而前後的產品中,那些是先產,那些是後造的,極不容易辨別。在紅印普洱茶中,有些是屬於蘭香,也有些是青樟香或野樟香。那種蘭香的紅印,是四○年代的早期紅印,條索較細長,色澤也比較墨綠,泡開的茶葉底可明顯看出是比較細嫩的茶菁。紅印的蘭香較為渾厚雖沒有同慶老號圓茶那種清雅,卻比大字綠印圓茶蘭香來得清純。

新鮮的普洱茶菁那股青葉香,經過長期陳化後,由青葉香而轉為「青香」。那些種植在樟樹林下的茶樹,得到樟香的參化,樟香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為蘭香;和樟香較強而蓋過了青香者,則成為樟香普洱茶香。較嫩的三至五等普洱茶菁所含樟香較弱,多為蘭香的茶香。

幼嫩芽尖或蕊珠的少年普洱茶,會有清淡荷香,而比較成熟茁壯的中、老年普洱茶,含有幽雅樟香。蘭香是出普洱茶中最珍貴的茶香。所以蘭香兼具了荷香及樟香之美,而且也比較含蓄性。從一般未泡開的干茶葉,不容易聞到蘭香。同時沖工夫也要比較講究,與沖泡荷香普洱茶方法相同。

一些比較上好的邊境普洱散茶,也有芳蘭茶香,但遠不如雲南老樹蘭香普洱茶香的清雅飄揚,純正脫俗。近期的七子餅生茶,有着很濃的青葉香,並帶有一些酸味的感受,是不是經過長期的後發酵陳化後,會有比較好的表現,但能不能表現出蘭香,就有待考驗了!至於湎甸、寮國、泰國和越南的北部地理環境,與雲南南方很相似,偶爾也會有些極好普洱茶,但質量不穩定,是可遇而不可求。六○年北越廖福茶莊生產一些普洱散茶,數量並不大,沖泡出來的茶湯有輕弱的蘭香,還可以算是優良的普洱茶散茶。

9、普洱茶的青香

雲南省境內幅員廣大,有適合大葉普洱茶樹生長的遼闊面積,還有許多普洱茶樹不是種植在樟林底下,同樣長出非常肥碩的茶菁,做出很好的普洱茶。還有生產在越南、泰國和緬甸等北部,多半是不在樟樹林底下的普洱茶,我們俗稱邊境普洱。這些普洱茶中,有許多都屬於上等的好普洱茶,只是缺少蘭香和樟香。但幼嫩的茶菁也有清淡荷香,較壯的茶菁卻有着一種特殊青葉香。經過長期陳化後,留下了青香。青香是普洱茶的好茶香,青香和樟樹根香氣混合一起,形成普洱茶的樟香。當嗅到普洱茶樟香時,刻意地避開樟香,也可以聞到了青香。

另外有小葉種普洱茶品,陳化後有着非常好的青香,如楊聘號圓茶、同昌黃記圓茶,是倚邦茶山小葉種喬木茶菁製成,沒有混生在樟樹林,所以保有最純的青香。鼎興號紅、藍圓茶的茶菁,摻了樟氣,形成了濃厚的油樟茶香。

許多人聞到了青香茶香,就說那是邊境普洱,不是全然對的,五○年代那些大字綠印普洱圓茶,也是猛海茶廠的產品,其中有些並沒有樟香,而青香卻非常強烈,這些缺乏樟香的綠印茶菁,就是來自不生長在樟樹林的雲南普洱茶樹。青香茶香是普洱茶原本的茶香,只是比較沉悉油膩,如果加上了樟香,便表現得濃岩而活潑了。荷香、蘭香、樟香、青香,是普洱茶至珍貴的茶香。這些茶香的形成,除了是優良的普洱茶茶菁外,必須是新鮮生茶的產品,和自然陳化的過程。具備這些珍貴茶香,才算是真性美好的普洱茶。

10、普洱茶的荷香

「芽茶較毛尖稍壯。女兒茶亦芽之類」,以當前普洱茶等級分類,毛尖應該是級外茶,一般不會去製作的。而以芽茶亦女兒茶為一級茶菁,但新鮮的一級幼嫩普洱芽茶,是品不到荷香,取而代之是強烈青葉香氣。當前雲南省新開發了廣大的現代茶園,以無性扦插栽培,造就灌木矮化茶園,以生產普洱綠茶為主。如普茶廠,將壓制型茶的機器全部拆棄,完全製作綠茶。雲南大葉種普洱茶,雖然已經是矮化密植,但是一級嫩葉綠茶仍有一股強烈青葉香,近乎糯米香。如猛海「雲海白毫」為最嫩的普洱綠茶,也都是味重香濃,不像長江南北的小葉種綠茶,茶湯清淡,茶香飄雅。如果是以往都是喬木大茶樹普洱綠茶,品味必然是更加猛烈。

雲南大葉種普洱茶菁,都有一股強烈青葉香,經過適當的陳化後發酵,幼嫩的芽茶去掉濃烈青葉香,自然而留下淡淡荷香。當前市面可買到的有「白針金蓮」普洱散茶,就是有清淡荷香的。荷香所以能夠從青綠濃香留下來,必須要有良好的條件配合,而荷香的題續保存,更需要妥善的處理。荷香是屬於飄蕩茶香,從剛打開密封的荷香普洱茶葉,可以聞到一股荷香輕飄。

荷香是來自幼嫩的普洱茶菁,一般也都是不作團的散茶,沖泡之前的賞茶,可以從茶葉聞到淡荷香。沖泡工夫可直接影響普洱的荷香,宜用清新的好水沖泡,較軟性水質最理想。沖水時水溫應沸熱,以快衝速倒方式比較適宜,與沖泡半熟烏龍茶方法雷同。茶湯喝入口腔中,稍停留片刻,將喉頭前的上顎空開,一股荷香經由上顎進入鼻樑中,在嗅感應下,散發淡然荷香,清雅娓娓,在敘說著普洱茶悠然歷史,激起了美之感性。

11、兩頰生津

茶葉內涵成份中,有茶單寧和某些其他成份,能刺激口腔內壁緊束收斂,形成澀感以及生津。但是並非凡是澀感都會生津,部分較劣等茶品,雖然茶湯很澀,但並不會生津,始終覺得口內部捲縮而不開,引起口乾如燥,喉頭也因此緊鎖不順。

邊境茶菁製作成或陳期不艮的新鮮普洱茶品,所引起的生津作用,大都是兩頰生津。如北越的廖福散茶、泰國鴻昌普洱圓茶、部分廣東普洱圓餅,以及7562磚茶、銀毫沱茶、廣雲貢餅和一些現在的青生普洱茶品。

如果是因為流汗太多,體內太多,體內失水過多,渴感很強烈時,最好品飲兩頰生津的普洱茶,解渴化孤悶效果特好。

12、舌面生津

從學理的角度認知,唾液是由口腔內壁和舌頭底部分泌出來的。舌面是負責味覺的功能,應該是和生津無關。事實上,舌面生津的現象,對一般普洱茶品茗者來說,都是經驗的事實而肯定的。如何造成舌面生津的感受,真是一個極有趣的問題。一般四五六十年,早期及後期的好普洱茶,都能達到舌面生津的功效。茶湯經過口腔吞咽後,口內唾液徐徐分泌出來,但不像兩頰生津那樣急促強烈,感受柔和舒順多了!接着會覺得舌頭的上面,非常的濕潤柔滑,好像在不斷地分泌出唾液,然後流到舌頭兩邊口腔。舌面生津除了生津解渴、舒暢的生理感受之外,那種品茗的藝境,要比兩頰生津高上一籌。由兩頰生津的野性霸氣、急促粗糙,轉入到舌面生津溫馴嬌柔、緩和細緻的境界,完全表現出普洱茶,走過時間歷史的最具體的美。

能夠達到舌面生津的普洱茶品,還有相當多。像同慶號圓茶、敬昌、江城、鼎興等圓茶,福祿貢茶,以及紅印、綠印等中茶公司的較早的普洱茶品,在舌面生津的效果,都表現非常良好。喜愛普洱茶品茗者,都可有機會品嘗得到這些舌面生津的好茶。

13、舌底鳴泉

一般正常喝飲料時,液體吸入口中,從舌尖沿着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則由舌面向兩側滑落,和牙床接觸,大部分則由舌面向後方滑進喉嚨去了。液體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所接觸口腔的面積也不大。這種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時叫牛飲;在飲酒時叫乾杯吧。所以常常認為牛飲和乾杯都是蹧蹋了好茶;浪費了美酒的行為,它們的香醇甘美,像浮雲過於太虛,無法享受到。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為了避開牛飲乾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飲、迴轉緩咽外,當茶湯喝入口中,必須將口腔上下盡量空開,也就是上下牙床張開。閉着雙唇,牙齒上下分離,增大口中空開。同時口腔內部得以鬆弛,舌頭與上顎觸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湯得以機會浸淫到下牙床和舌頭底面部分。當要吞咽時,口腔必縮小範圍,將茶湯壓迫經過喉嚨,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縮小過程時,舌頭底下的茶湯被壓迫出來,並會生成泡泡的感受,這樣的現象就叫鳴泉。但只是技術性鳴泉,不一定飲茶如此,喝任何飲料亦可如此。

品飲到五六十年以上陳期,先期以前的普洱茶,如不知年的紅芝普洱茶、同慶老號圓茶、末代生緊茶等,茶湯已經極為柔和,有香無味的境界。其茶湯經過口聜接觸到舌頭底部,舌頭底面會緩緩生津,不斷湧出細小泡泡的感受。這種舌下生津現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鳴泉。

經過長久陳化普洱茶,茶湯已經轉為極柔性,尤其已達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為茶單寧在陳化過程中,經氧化消失了,已經不能刺激兩頰或舌面生津。生津過程更加緩和持續,生津現象更加細緻輕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順安祥,生津藝境則仙揚道化,階及無為了。(文/鄧時海《普洱茶》,喜歡普洱老茶、了解老茶的友推薦學習參考,還有一本《普洱茶續》。圖來自網絡)

————————————

訂閱茶百科:茶百科 或 quanzicha

○茶百科:茶類第一自媒體。專業茶知識分享平台。你的私人選茶顧問。

○關注茶百科團隊人員微信 376309358 隨時聯繫

讓我們一起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