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廟70號美術館|新手必讀—紫砂壺經典器形40款之三

對于剛接觸紫砂壺的朋友們來說,紫砂壺內涵豐富,知識繁雜,喜愛卻又不知從何下手,那就先從形上下手吧,熟悉經典器形,然后再多看大師作品,慢慢的就會對紫砂壺的泥料,工藝,神韻等等知識逐漸了解,從而挑到適合自己喜愛的壺,多看多學多問,少交點學費總是好的。小編搜索并整理了無數的資料,特將此文獻給喜愛紫砂壺的朋友,只為讓各位紫砂新手少走彎路,不交學費也有知識學!

二十一、匏尊壺

《說文》:“從包從瓠。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蘆,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即匏瓜。匏尊:以干匏制成的酒器。蘇東坡《前赤壁賦》的“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黃州生活和“匏尊”的命運,何其相似?匏尊是匏瓜做的飲具。匏瓜,瓜不供食僅于做水瓢,俗稱“葫蘆瓢”,匏瓜,古代用作男人無妻的象征。由此引喻人不受重用,不得出仕,或久任微職,不得升遷。匏有苦葉,孤獨無助,苦啊!

蘇翁豈止孤獨無助、不受重用,還蒙冤入獄,險些掉了腦袋。他從監獄出來,以一個流放罪犯的的狼狽,出汴梁,過河南,度淮河,抵黃州,住進一座寺廟,環顧四周一片寂靜,舉目遠近無一個親戚,連一個朋友也沒有。孤單的像匏尊,凄楚的似匏瓜。這時他喝水、飲酒,用的也只有那匏瓜做的水瓢。匏尊,難以登堂入室的民用品,在這時走進了蘇翁的生活,化入了他的辭賦。匏瓜幫助了蘇東坡的苦澀生活,蘇東坡也成就了“匏尊”的千載詩話,緣分吶。  匏瓜成熟才可作匏尊。凄苦生活在黃州的蘇東坡,他從“烏臺詩獄”的災難中成熟了。他成熟在窮鄉僻壤的黃州,成熟于無親無友的匏尊旁,他成熟的象征,就是那《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匏尊和辭賦一同向今天走來。

蘇東坡心中匏尊的命運和他自己多么相像、多么和諧,孤寂沉靜,且又有成熟后的厚實圓潤。紫砂“匏尊”壺的形象,創意來自這種有苦意的匏瓜。陳曼生設計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壺是有關匏瓜的,經典的“匏尊”壺,就是他“匏壺”的升華。看來陳曼生也是讀懂了蘇翁的“匏尊”和他在黃州的艱辛生活與辭賦創作,不然如何解釋他四分之一的創意都來自有苦意的匏瓜。

二十二、茄段壺

茄段壺,造型靈感來自枝頭成熟的茄子,若要達到較高的藝術表現力,最佳須使用特級紫茄泥。

以茄蒂為壺紐,生動有趣;氣度飽滿,將張力處理在欲破不破之間;流、把的呼應自然順暢,靜動如一。壺面充分表現出紫砂的種種優越屬性,色澤暗淡沉樸,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溫潤。欣賞茄段壺可以從可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以及生活的魅力,體會到藝術的魅力。

二十三、秦權壺

秦權:秦統一六國后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最早秦權壺采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后來不知何人所為,改成了龍形把手。龍之于中華文化,有著數不盡的故事。《山海經?海內經》中說,禹的父親鯀,為了給百姓治水,私自竊取了上天的息壤,被天帝殛殺于羽山之野,終年不見天日,只有叫做燭龍的神龍,口銜蠟燭,帶來一線光明。鯀死后精魂不散,尸體三年不腐,天帝怕他復活,派人帶“吳刀”為鯀剖腹。在鯀的軀體被剖開的時候,從他腹中跳出一條虬龍,盤曲騰空,這就是鯀的兒子大禹。而鯀的尸體也同時化為一條黃龍,沉入羽淵。另外,在大禹治水過程中也得到了應龍的幫助,進而奠定了夏朝建立的基礎……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范。

二十四、容天壺

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早期作品壺形偏低,后來壺形較高。要體現此壺的氣韻的確很難,需要做壺之人用心體會。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出水效果極佳,用起來確實方便舒適。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相傳是在唐末五代時,浙江奉化有個名叫契此的和尚,號為長汀子,他身材短胖,言語無定,隨處坐臥,經常以仗背一布袋入市,四處化緣,見物則乞,人稱布袋和尚。據說他能示人兇吉禍福,而且非常靈驗。在臨終之前,曾說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后來人們就把他作為彌勒菩薩的化身,先是在江浙一帶,民間都畫他的圖像供奉,后又在寺院塑其形相,這就是現在寺院中大肚彌勒像的由來。契此和尚圓寂于后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因此將其形象作為彌勒菩薩供奉,當是宋代以后的事情。杭州靈隱寺飛來峰有大肚彌勒造像,是飛來峰最大的一龕佛像,南宋造像。

二十五、石瓢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于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系。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后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于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后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  那么,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二十六、水平壺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壺開始得以流行,不過,水平壺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當時工藝制作水平的提高,容量很小,是中國廣東、福建一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市場。因為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僅用開水沖泡,茶汁出不來,還必須將壺放在茶碗或茶海內,用沸水澆淋茶壺的外面,使茶壺浮在熱水中,才能使茶葉泡出來,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由來。最著名為惠孟臣水平壺。

二十七、思亭壺

在朱泥壺中,惠孟臣.惠逸公.陸思亭諸家原皆為清代制壺好手。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于蓋口墻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優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二十八、湯婆壺

“湯婆”原為盛熱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圓形壺,一般是用銅錫或陶瓷等制成。清?趙翼“今人用銅錫器盛湯,置衾中暖腳,謂之湯婆子”。  器型古拙有明季遺風,壺型簡到極致,古樸超越一切,實用性超級。壺身飽滿,壺壁挺秀,端莊古樸。看似純實用的茶器卻蘊生出美學上的高點。反而使觀賞者生出油然的摹古之情。

二十九、唐羽壺

《唐羽壺》為光素器形,為創新系列作品中經典之佳作。創作構思源于唐代宮廷中的羽觴壺,它的造型與之非常貼近,須知,唐人飲茶并非今日沏茶,而是用類似如今沱茶樣的茶團和茶餅研碎放入壺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有點類似現在煮咖啡。因而壺的手柄一般都較細長,似有羽翼飛升之感。他的創意也可以詮釋為唐代陸羽之壺。手中把玩似有拉回時空,重溫唐風,再現歷史的美妙感覺。

三十、瓦當壺

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壺的造型來源之一,瓦當壺為仿漢代瓦當式樣,造型獨特,一般壺體呈瓦當狀,造型以幾何線條為主,成型規范有致,線條流暢準確,壺身多有銘文.秦磚漢瓦為名貴之古玩,清代中葉以來猶受文人推崇.瓦當壺在配以名家之壺銘,意境更加古補,格調幽雅.最著名的為陳曼生的瓦當壺,做工挺刮,壺體正面刻行書”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飲之甘泉,”實為紫砂壺中難得的精品,也是文人參與合作制壺的典范。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