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茶品-祁門安茶

安徽省祁门县除了祁门红茶香飘万里远销海外外,另有一款祁门安茶也是安徽历史名茶,久负盛名。

正值茶季,也是安茶初制生产的大好季节,多次下厂学习后,整理了一些祁门安茶资料,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味我们祖先的心血之作—祁门安茶

一,安茶简介和独特包装

“安茶”是祁门一种历史名茶,民间称为“软枝茶”,为半发酵的紧压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属黑茶类,其色泽黑褐尚润,香气浓郁飘逸、泌人心脾,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还是良药,一直以来岭南中医诊方中常用“安茶”作引,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

安茶为天然竹篓内衬箬叶包装,一般250g,500g一篓,8或6篓打围成一条,6条装为一筐,环保美观,也更易保存运输

二,安茶历史

祁门安茶(即六安茶)创制于1420年前后,明永乐《祁阊志》有软枝茶记载,“祁红”诞生前,“安茶”享有很高声誉,生产数量也较多,主销广东,转售南洋,1988年全省名优茶评比会上,由于此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荣获特种名茶称号。在粤东颇负盛名,与“徽六名茶”并驾齐驱。

安茶由来已久。据胡浩川《祁红制造》记载:“以仿照六安茶之制造遂袭称安茶。”已有200多年的产销历史。资料上记载“1932年仍有安茶茶号47家”。后来,抗战期间受战事的影响,安茶市场萎缩而逐渐停止了生产。1945年,最后一批安茶运送到香港以后,也就销声匿迹了。直到1984年再度研制、恢复生产。

20世纪80年代,即1984年祁门县有关部门派科技人员深入南乡安茶旧产地芦溪/溶口一带,遍访当年“安茶”的制作、经营者,经过艰辛努力,终于试制成功,得以恢复生产。并参加了1988年在庐江县举行的“安徽省名优茶评比会”,由于“安茶”品质优异,风味独特,荣获特种名茶称号。

三,安茶制作工艺

和祁茶类似,安茶亦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

1,初制:摊青或晒青,杀青,揉拎,干燥

2,精制:筛分、拣剔、拼和、补火、露茶、蒸软、装篓、打围、干燥等工序。

初制和精制前面几道工序和一般的茶工艺都相差不大,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精制后面几套工序

补火:补火主要作用是提香,也为好保存不易生虫,还易吸收露水

夜露:夜露必须选在立秋以后,晴好天气的晚上,用竹垫把白天补火好的茶叶摊于露天下,且多次翻动以便均匀受露。夜露的作用是退火,回软,吸收露水中的养分精华,得天地之灵性,可改变茶叶的口感涩味。现在有的厂家为抢先上市,在没有露水时人工撒水当夜露,这完全违背了先人传承下来的工艺,可想而知那样的茶销售到消费者手中既是害人亦害己

蒸茶:使变软易于成形,也是第二次退火

装篓:茶叶装篓,轻压,装篓时茶叶于箬叶竹子近距离接触,温温热气促使茶香箬香竹香三香合一也是形成安茶独特香气口感的重要原因

打围:把装满茶叶的小篓几个一起串连起来,最要把握的是竹篾收紧的力度,这也是一个紧压茶叶的过程,安茶不像普洱茶要越紧越好,安茶是要外紧内松为好。

干燥:怎样让整条的安茶全部烘干也是一个关键,一般使用烘干槽,槽下烧柴火,槽上安茶整齐码放,盖上棉被,待安茶水分全部被棉被吸收全部湿透又烘干即为安茶烘干。装条成框,至此全部工序即算完成。

四,安茶的品饮

安茶贵在一个“陈”字,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茶味越醇,所以一般宜放上2-3年后再喝,适合热天品饮,祛湿解暑。

冲泡安茶最好用壶泡法,宜茶少水多,浸泡至凉时喝更为清凉爽滑。也可拄着喝,各人喜欢便好。

相关图片

1,祁门县芦溪乡孫义顺安茶厂

竹篓和安茶票

安茶存放类似普洱,越陈越香,汤色也越久越红

分類: 精選中國茶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