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舊事——那些年淘過的“荊溪紫砂壺”(二)【玩壺必讀】

防止買到仿品

買茶壺最忌買到仿品,這些仿品壺不但泡茶不會好喝,壺本身也不可能增值。而且因為是仿的,買到後,當下就貶值了。

1980年,一位以賣烏龍茶給日本觀光客為生的業者,拿了一把顧景舟的壺,開價二十萬(當時的台北天母房價一平方米七萬元)。我的一個朋友知道後想要收藏,問我的意見。我反問他:“顧景舟何許人也?”他說:“顧景舟是個很有名的高級工藝師,他的壺很值錢,買了還會增值。”我看這位朋友如此熱情,本想支持他,但在看過茶壺本尊之後,覺得除了壺上的款識正確之外,泥料和線條造型都透着一股粗鄙的氣息。於是我拿出香港茶具文物館羅桂祥所藏宜興紫砂壺的照片,供朋友比對參考。事後,他便再也不提這件事了。

現代名家壺的仿品到處可見,下面又是仿顧景舟壺的個案:在廣東某觀光區,一位台灣遊客上門,老闆用五百元人民幣低價誘人買壺。我的那位退休教授朋友一聽,心中大喜。他一看壺款落“顧景舟”,加上老闆大力推崇,便也坐下來喝茶,並趁着上洗手間的空檔打越洋電話向我求證。我告訴他,五百元的名家壺必定是假的,若是五十元的話,倒還可以買回台灣當教材。最後,這位朋友果然將“顧景舟”用五十元帶了回來。

買錯當交學費?胡說!

明知是假貨,用低價買回當教材還說得過去,怕的是明明買錯了貨,還自我安慰地說,反正就當交學費!或是說,古董,只有古人才會懂,我們怎麼會懂呢?這些說法和做法都是我不認同的。古壺的價格比新壺高上許多倍是合理的,除了歲月帶來的價值之外,還因為古壺所呈現的是一代陶工的力作,其中也有文人參與的價值。

花兩萬元買一把刻有“鳴遠” 的古壺,還自鳴得意撿到便宜?你已經上當了!已經出土的陳鳴遠壺都在博物館!若那把“鳴遠”壺是真品,識壺者眾,早就應該名壺有主了,哪輪得到你撿便宜!

再以明朝時大彬 的壺為例,市面上叫“時大彬”的壺很多,但你得分清楚到底是明朝的真品,還是清朝或是民國的仿品。

假設業者拿出一把“魚化龍壺”並宣稱此壺與博物館所藏同級,是清晚期邵大亨 所做,那麼請問你,“大亨”的印款是陰文,還是陽文?如果你連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那麼那把壺只要看看就算了。

買古壺需要穿越時空的隔絕,去領略制壺者的工藝沉澱,並且從古壺身上找到一種品茗的情境。目前所能看到的傳世的壺,必然經得起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考驗,必然具備優雅深邃的內涵,必然擁有與茶相濡以沫的光澤。古壺更訴說著愛壺者與它的一段段動人的衷曲。

然而,如今買古壺的人往往沒有透徹掌握古壺應有的歷史意蘊或是壺本身應有的氣質,只是一味追尋着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名家名壺,甚至跟着現代商人炒作的古壺圖錄起舞。

台灣企業家通常是花大錢買古壺,等買到了以後只將其視為戰利品存放到錦盒裡,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收藏”!要不就是拿起記事本記錄壺的買價,以及賣方告訴他的關於壺的故事。這種情形正是台灣藏壺的畸形現象。至於壺體本身所落的款識是行草或是篆書,他根本看不懂,也不想懂。我實在無法體會這樣的藏壺樂趣在哪兒。若以投資報酬率來看,買家自己連壺的身世都說不清楚,又如何能期待引起別人的共鳴與認同呢?

所以,花得起錢買古壺,並不等於你就懂得買古壺。買壺不是消費能力的顯示,更不是用於炫耀的資本。愛上古壺是你今生品位的追尋,當然希望長久。一旦你發現入錯了門,手上的壺儘是仿品,那麼我建議你:面對錯誤,重新開始。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