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釉色之美

cvh4r4q2w

龍泉青瓷,素以冰肌玉骨,流光滴翠,紫口鐵足,文武紋片等自然神韻的釉色譽滿世界陶瓷藝術寶庫之中。受到了古今中外一些帝王將相、王公貴族、文人墨客的稱贊。他們都以人間最美好的,最賦予詩意的語言贊美為“千峰翠色”、“雨過天青”、“秋水清波”、“西湖碧波”、“重洋綠水”等。在法國巴黎的文獻里至今記載著一個用美女名字稱譽龍泉青瓷為“Celadon”,即“雪拉同”。

龍泉青瓷,產于浙江省龍泉市。古隸屬處州府(今麗水市),又名處州瓷。它源于戰國時代。發展于北宋,鼎盛于南宋,清代以后曾衰落一個時期,到了現代當代重新崛起,興旺發達起來,獨放于中國陶瓷百花園中。它是龍泉人用勤勞的智慧,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瓷土原料千錘百煉而成的。用現在先進科學分析,龍泉青瓷高雅美麗的釉色是利用無機物質(龍泉陶土)為原料,制成坯體,在表面上施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色釉,經過燒制還原不同程度的綠色,成為青瓷。而古人卻采集當地瓷土等原料,憑經驗配方成釉色,將其一次或數次涂在素燒陶瓷器上放置窯中燒制窯變而成青瓷。據明代史書記載,五代吳越國有柴窯瓷器,相傳周世宗柴榮命錢氏燒造最好的柴窯瓷進貢,錢氏問燒就何種色釉瓷器,周世宗回答:“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五代以后崛起的龍泉青瓷,以龍窯燒制,先以成器或模范成形,泥干則蘸油涂飾,用泥筒盛之,置諸窯內,端正排定,以柴條日夜燒變,候火色紅焰,無煙,即以泥封閉火門,火氣絕而后啟。凡綠豆色瑩凈無瑕者為上,生茶色為次。上者贊稱為“青似玉,明如鏡”。

宋時,在龍泉小梅鎮大窯村與金村一帶,窯業瓷匠云集,盛世空前,而以章氏兄弟窯術出眾,其哥生一主琉田窯,其弟生二主龍泉窯,亦稱章窯,世俗總稱大窯。哥窯弟窯燒制的青瓷特色獨具,各有千秋。

哥窯產品釉色是利用坯、釉膨脹系數差別的大小和釉層厚度,燒成溫度和冷窯的速度等因素,窯變大小不同開片,亦稱文武片,形態有冰裂紋、蟹爪紋、鱔血紋、牛毛紋、百圾碎和魚子紋。胎骨有灰色、褐色和黑色(鐵骨)三種,色釉有淡青色,蟹殼青色,茶褐色和黑綠色。以粉青色為貴,釉層飽滿而細膩,精者幽艷晶潤,器件造型古樸幽雅,雖然沒有紋飾,但有“金絲鐵線”,“紫口鐵足”之風韻,可與官窯斗艷媲美。 弟窯產品釉色,沒有文武片,釉色蔥翠,溫潤似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蟹殼青與炒米黃等色。以粉青色和梅子青色為貴。器件造型工整端巧,優美大方、精致挺拔,樣式新穎多姿,胎骨厚實,精細不一,多呈白胎朱砂底,可與五代傳說中的“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柴窯青瓷爭艷斗秀,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贊美。

唐代詩人陸龜蒙在《秋色越器詩》中贊美“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題詩七首、贊美龍泉青瓷如美玉、翡翠。

早在六、七世紀隋唐時期,青瓷就傳到了國外,緬甸人和印度人用本國風景最美麗的“麻爾達拔里”和波斯阿富汗邊鏡的”個爾“城來呼龍泉青瓷。十六世紀晚期,巴黎人一見到龍泉青瓷青翠奪目,便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亞司泰來》中的主角“塞拉東”身上的美麗青碧的衣裳想媲美,進而以主角塞拉東來命名青瓷器皿。

總之,龍泉青瓷的釉色是智慧的結晶,是美的結晶,是龍泉人繼承傳統的“秘色”(即清翠之意),運用科學方法將當地得天獨厚的瓷土變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色。

——————————————–

青友堂青瓷藝術會館

電話:021-68470228

官網:www.qingyoutang.com

分類: 精選鈞瓷青瓷柴燒微信,標籤: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