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形鑒賞與細節審美分析大全

2014-10-08 喬丹 茶百科

紫砂器器形的審美,大致上可以分為多個條件來判斷:

  • 壺形構成原理(不含象形/仿真題材)
  • 部件呼應
  • 線條
  • 氣韻
  • 精神
  • 氣度
  • 轉折角度(力度)
  • 協調性
  • 個性

一、壺形構成原理(不含像形/仿真題材)

紫砂壺的基本構成一般是以人體腰部以上(含腰部)的部分作為主體。其中包括頭部、頸部、胸/肩部、兩臂、手部、腰/腹部等部件。換句話說,紫砂壺體所描述的主體結構部分幾乎不含腿部和足部。即便有,所佔比例也很小。例如上雙底、三足、四足、寬出/外飄的複合底等修飾手法。

附圖為:前後足、三足、四足、寬邊/外飄複合底

常規光素器大致構成部分,如圖例:

但是,也有部分的壺器題材,並不刻意表現頭部。反觀絕大多數的提梁壺,一般只有“單臂”。究竟是留下更多的空間讓人遐想,抑或純粹為了實用,就不得而知了。

二、部件呼應

“部件呼應”是指一把壺上的諸多組成部件彼此之間的聯繫。在部件表達出相同、相似、或相反的題材的前提下,壺才能組成為一個整體。“部件呼應”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胡亂拼湊,更不能隨意而為之。

部件呼應大致上分為兩種方式:1.像形呼應 2.逆向呼應.

1、像形呼應:是指一把壺的每一個部件所表述的意思、題材、概念相同或相近。類似的品種有很多很多,如雲肩如意、大亨掇球………

附圖:a.雲肩如意的每一個部件均帶有雲紋/如意紋飾。b.大亨掇球的每一個部件都帶有圓的題材,是諸多圓部件組合而成的一個整圓題材。c.求正的每一個部件均帶有“方”的概念。

2、逆向呼應:是指一把壺的組成部件,有規律的題材概念相反或相逆。比如方/圓呼應、粗/細呼應、花/素呼應等……

A. 方/圓呼應:方圓呼應,也就是整體構成題材裡面,分別有方的題材,也有圓的題材,從正面看是方的,從上面、下面看都是圓的。

B.粗/細呼應:粗細呼應的目的,是要造成強烈的視覺反差。例如用很細的流、把、鈕,配合上一個很有圓潤很有張力的身桶,藉此,以凸出身桶的視覺效果比例,讓主體顯得更加飽滿穩重。

C.花/素呼應:花/素呼應,一般是指在光素的身桶上,裝飾上題材相同或相近的流、把、鈕。花/素呼應的裝飾效果,絕大多數目的是為了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最終要求還是凸出身桶。

三、線條

紫砂壺器是由多根線條構成的立體實物。我們以純手工成型的紫砂器為實際參照物,只要認真觀察就不難發現,不管是圓器、方器還是筋紋器,構成純手工紫砂壺器的幾乎所有線條,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直線,反之,每一根都是弧線。這些弧線的表達方式包括圓弧線、拋物線和S線。

就算我們從正面看到的是純粹的直線,就算作者製作的壺是純粹的方貨。當我們(微信號jiaoliucha)近距離的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遠觀的直線,近看都是向外鼓出的弧線。

根據以上的概念,我們再看看一把方礎壺。對比細節,應該會一目了然了。構成方礎的每一根線,都是弧線。也只有由外鼓的弧線構成的整體,才能顯得更飽滿,更有氣度。

看一把平蓋石瓢,就知道蓋子究竟是不是平的了。

但為什麼是弧線而不是直線呢?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試驗:遠觀一把純粹由直線構成的模子方壺的時候,不難發現,壺的每一個立面均往裡凹。並不是說壺體真的癟進去,而是視覺效果上產生的錯覺。

以下的幾種線條,分別為:S線、拋物線、反向拋物線

四、氣韻

我們常聽說一把壺的氣韻貫通。其實所說的意思,就是壺的局部與身桶主體在線條銜接上的準確程度。如果鑲接的位置不對,一把壺的氣就會斷掉。反之,壺的整體氣韻能夠連接起來形成循環。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考驗製作者手上功夫的。

我們(微信號jiaoliucha)不妨用圖片來認真演示一下。以掇球、蓮子、仿古一類壺肩重心略偏上的壺形做解說。而用這樣的方式把氣韻做通,其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提握舒適,還有就是能夠讓流內根部承受最大的受水壓力,保證出水流暢。

再看看局部的清晰圖示:

當然,將流把與身桶的氣韻做通並不是定式,因為有很多的壺形,壺的重心寬出位會根據器形設計隨時調整,甚至有些壺的器形是擺裙式的寬出,故上面敘述的部分,只能是根據仿古/掇球一類壺肩重心略偏高的器形所使用。

五、精神

精神與氣度是要分開說的,精神主“骨”,氣度主“肉”。

何謂精神?我們要從人體結構比例上來分析,一個健康/強壯的人,胸飽滿肩寬闊、昂首姿態,給人感覺非常精神。由於肩寬胸滿的緣故,還會讓人錯覺重心上移。

精神主“骨”,重在肩胸,如果肩胸癟塌了,那整把壺的重心將會下沉,會給人感覺作品了無生氣。而“骨”的形成,其實就是壺體局部的【折角弧線】。當局部折出明顯角度之後,壺體局部的“面”的形狀將會隨之改變,視覺層次感立顯。壺體的精神也將全然不同。

發一些對比圖。

a.永福的掇球,蓋面拱起虛片既有明顯折角,又圓潤飽滿,這個處理手法當代大多數人都沒有功力做到。

b.許衛良的傳爐,蓋面虛片拱起折角,同時又做到方中帶圓,讓人感覺有一種轉折的力度存在。

無論壺肩的位置是上是下,重心是高是低,要把壺的精神做出來。最首要的,就是要把壺肩的部分做飽滿,做出充氣感。古人即便工粗,但至少在架子上,能夠把精神表達的十分到位。而今人即便工精,但大多在對精神/氣度的理解上很多不到位。

六、氣度

何謂氣度?氣=充氣感。度=肚量。

如果說精神主要指壺肩部位的飽滿,那氣度就是說壺腹的收式弧線。要做到純粹的充氣感並不難,但是要在充氣感中加入帶有轉折力度的“角”就非常不容易了。蓋面的虛片、壺肩的拍打乃至後期製作的蔽身桶工具,均可作為判斷作者對壺器理解能力的依據。

我們平時常見的方器,總會錯覺誤認為比圓器穩重,其實說的穩重,就是指壺的底面寬。但底面寬並不能保證氣度一定佳,那就要在制壺的時候,認真處理收腹線。既不能收的太急(重心提升),又不能打的太彎(壺底不穩),更不能簡單收式(僵硬呆板)。這個問題很難,是當今絕大多數陶手都處理不好的難關。

究竟有沒有一套相對準確的數據可以作為不同壺器壺腹轉折弧線的標準範本?至今尚無絕對準確的數據定式。

發兩件個人認為氣度超一流的壺作大家共賞。

氣度在紫砂壺上的另外的幾個表現方式,可體現在壺頸的長度、壺口的寬度和子母線的厚薄度上,我們不妨藉助一些圖片來說明問題。

第一張圖是徐桓靜的第二版德鍾,從外觀看,中規中矩、比例協調勻稱,線條流暢。但縱觀整體效果,總覺得太規矩了,會感覺是出自文弱書生或女性之手筆。

第二把是高振宇的,單純就制壺工藝在細節工序上的處理,徐桓靜與高振宇都是當代的精工代表,我們(微信號jiaoliucha)個人認為伯仲之間。但在這款德鐘的壺口寬度、蓋面虛片的轉折力度處理上,小徐就輸很多了,輸在太規矩,沒有放開。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壺口放寬了,壺的氣度會有更大的體現。再看高振宇的大品德鍾,會更加感覺到,他的作品在轉折角度上的處理頗顯功力,有骨有肉,挺拔有力。

壺頸的長度和壺口的寬度,在某種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壺體的精神度乃至氣度,許衛良去年曾經用一種方式形容過:大亨掇球等同於用繩子捆住了局部的氣球。這個觀點,我個人是持肯定意見的,要有飽脹、充氣感。但有的時候,為了能夠體現壺肩的飽滿度,則需要考慮適度縮短壺頸的長度,只有縮短壺頸,讓壺肩重心得到提高後,收腹線才能有有更大空間做調整。

但是,這種方式並不能當作唯一標準,因為當壺肩提高之後,壺頸的部分比例縮短(縮脖),氣度顯顯露而風骨不存。況且,制壺業界百家爭鳴,既存在書生氣息,也包容強人壯漢。風骨嶙峋,骨多肉少,文人氣息濃厚、精神且幹練,一如顧景舟之仿古。強人壯漢飽滿健壯、器宇軒昂,一如邵大亨之仿古。各家當保有各家之特點、並無絕對標準一說,故不能一概而論。

子母線的寬度和厚薄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壺的整體氣度,做的好的,甚至可以將整壺的氣質都帶出來。若做的不好,子母線的笨拙很可能將整器的精神破壞掉。子母線要體現功力,就要做到寬、薄、均衡;遠觀上下厚薄橫向寬度一致、近看上略厚於下,橫向略寬於下,目的是要能夠壓得住身桶。

在這裡發兩把自認為子母線處理功力非常到位的壺器。

七、轉折角度(力度)

何謂轉折角度?我們前面說到身桶體現精神氣度,而整壺體現力度的部位,卻是在流/把上。“力度”其實非常好理解,說白了,就是每一個彎折的弧度都帶有明顯的折角。既能夠看出明顯的彎折力量。而這種彎折的力量同時需要配合流/把的粗細變化,從手掌端(壺把)轉向大面積的能量聚集(身桶)再由粗到細集中到一點上(流尖),向外噴出。也就是我們說的“由點到面再到點”的力度。這種力度,需要流把與身桶的高度細緻銜接,達到通氣的效果,形成氣循環,方能成大器。

給大家看一把個人非常欣賞的壺作,此器身桶精神挺拔、流把與身桶鑲接高度和諧,而流把同時又帶有強轉折角度而且富有粗細變化的佳作。

圖1的彎扳梅雖然是模子壺,但從流把的效果而言,轉折的弧度(角度)、力度,乃至貼梅花枝幹的“硬度”,堪稱一流佳作。

圖2的梅報春,從貼梅花的枝幹硬度和壺把上提的轉折力度而言,亦屬可圈可點。

圖3的亞明四方,雖然流部線條略顯僵硬,但壺把高出身桶的一折,並以硬朗的風格畫方後回到身桶下部接入,確實非常到位。

八、協調性:

協調性,既是指流/把斜向角度、各占虛實空間比例等均衡問題。關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探討的話題,在此用略微詳盡的方式來敘述一下:

1、常規現象——流/把斜向角度對稱,流略粗,把稍細,虛實空間互補均衡這類器形,屬於較易辨別的器形,對稱方式是相對固定化的。

第二種狀況,也就是很多人都在嘗試的方式,他們一直都在改良純粹意義上的均衡。例如,何道洪、呂堯臣、劉建平等人的作品很多都帶有“蓄勢”風格。

蓄勢——是指“蓄力待發而未發”,隨時一觸即發!這種方式已被多人採用應用。類似風格的作品,壺把所佔比例很大,流只探出一部分,用厚重的身桶作為穩固的底盤和強大的支撐後盾,從後往前蓄勢待發力。

當然,並不是說協調性降低了,壺的設計理念就徹底失敗了。我遇到過很多的狀況,是根據設計者不經意間調整思路之後衍生出來的作品。這類壺作很多採納了現代式或歐式的風格,流把既沒有對應角度,也不存在蓄勢發力,更沒有氣貫穿全身的概念,僅僅是表達一種純粹的玩味或實用思路。但即便這樣,一樣會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

正所謂方非一式、圓不一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九、個性

什麼叫個性?個性是指人的性格、修養、觀念、為人…….

個性在壺上面如何體現呢?大多數紫砂愛好者都看到過何道洪的照片,很多人也看到過顧景舟的相片…….眾生不可能一象,但壺如其人一點都不假。我們(微信號jiaoliucha)認為顧景舟就像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儒者、一位自信又帶有一絲頑固的老人。他的作品一如他的人,文人風骨、纖巧秀氣、儒雅氣質。而何道洪則像是一頭勤奮努力的墾荒牛、一位強悍到不知疲倦的勞動模範,個性張揚,鋒芒畢露而又力大無比。

再看看當代人的張揚個性

其實張揚個性很容易理解,在壺體上面表現出來的,就是壺肩挺拔,流把伸出毫不含蓄,完全表露個性的方式,為之張揚。

和張揚風格想法的,是含蓄。含蓄的概念,多是引而不發,留待一絲遐想空間給人回味。

第2、3圖兩把石瓢雖然同一作者,但二者表現的方式一為張揚,二則相對含蓄。

————————————

溫馨提示

○茶百科:茶類第一自媒體。專業茶知識分享平台。你的私人選茶顧問。

訂閱茶百科公眾號:茶百科 或 jiaoliucha

○中華茶人圈:匯聚中華各行業愛茶人!關注茶百科團隊人員微信號 376309358 隨時溝通交流

讓我們一起愛茶,愛上一種健康生活方式!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